国民党主席竞选:一人宣布退选,台媒作出预测,郑丽文还有机会 ?
郑丽文1969年生在云林,台大法律系毕业后去美国天普大学读硕士,又在剑桥啃国际关系博士。早年她在民进党混过,干过青年部副主任、国代党团副召集人,还当过行政院发言人。那时候她嘴巴利索,帮陈水扁政府挡了不少箭。
后来转投国民党,2008年直选上立院,连任三届,主打两岸议题。卸任后没闲着,扎根黄复兴党部,军系那帮老将都认她。郑丽文立场硬,九二共识喊得响,深蓝票源在她手里像铁桶。
她不像有些人光会喊口号,郑丽文做事实打实,去年底就低调串联军系,估计早盘算着这轮选举。蓝营基层有人私下说,她要是上位,能帮国民党找回点军心,那可不是小事儿。
郝龙斌呢,这位前台北市长家底厚实,他爸郝柏村是老国民党,从军旅转政界,郝龙斌自己也从陆军军官起步,当过台北市议员、市长,还坐过副主席位子。作风低调,不爱张扬,8月里头他动作频频,传闻拉拢赵少康当操盘手。
郝龙斌的强项是人脉广,立委圈子多,登记前夕那些立委围着他转,就看出端倪。他不急着表态参选,却在暗中织网。
但郝龙斌也有软肋,深蓝不全买账,觉得他太中庸,不够硬派。8月底党部延后登记期限,就是给他多点时间拉票的空间。
张亚中这学者型选手,台大政治博士,成功大学教授退休,现在管孙文学校,专讲两岸统一路线。他上届选举差点挤掉朱立伦,那票数咬得死紧,要不是洪秀柱拉一把,早坐上主席位了。张亚中公开喊恢复国统路线,党内铁杆统一派都挺他。
8月里头,他低调走访孙文学校学员,讲课时总带点学者味,逻辑清楚,但也招人嫌,说他太理想化。媒体分析,他的票源重叠郑丽文那边,深蓝自主党员两万来票,够扎手。
罗智强1970年生,早年当市议员,嘴巴毒,媒体宠儿。批民进党时总能上头条,曝光率高得让人眼花。8月他早早领表,助理忙着发传单,基层党员围着他听演讲。罗智强的优势是自主票三万左右,但派系支持薄,容易被大佬吞掉。
卓伯源前彰化县长,地方根深,蔡志弘老国代,低调但有旧识网。这些人凑一起,选举像场马拉松,8月尾声时,党部公告延期登记,就是怕人手忙脚乱。
孙健萍本来8月中就放话要参选,她管妇女工作会,资历老,党内妇女票源稳。谁知9月头她突然抽身,脸书上一文,说佩服朱立伦贡献,不想搅局。
蓝营里头炸锅,有人说她是为郝龙斌让路,有人觉得她看准大局,省得党内再撕。孙健萍退选像颗石子,搅动水面,让六人名单尘埃落定:罗智强、张亚中、郑丽文、郝龙斌、卓伯源、蔡志弘。重现2017年六角逐的旧景。
傅萁花莲立委、党团总召,本来传闻要跳进来,8月底他和郝龙斌协调后,放话说不参。
蓝营分析,这步是为避内耗,傅萁的票源本就散,硬上容易两败俱伤。他回花莲后,低调开会,估计在盘算2026地方选。 赵少康也传临阵退选,早早表态挺郝龙斌,蓝白合的旧账又被翻。
卢秀燕台中市长,本是热门,她8月25日明确不参,理由是专注市政。朱立伦更早退圈,说要专心党务改革。这俩人一退,选举格局大变,原本的“等卢点头”局面烟消云散。
台媒这时候开估票了,按前三届经验,党员总票十五万出头。自由时报、中天新闻、TVBS齐上阵,数据摆桌子上扒拉。罗智强三万自主票,张亚中两万铁杆,郝龙斌五万立委拉来。郑丽文四万多深蓝加军系,黄复兴基本全给她。
算下来,她和郝只差几千张。 联合新闻网头版分析,郑的军系票硬如铁,郝的人脉广但深蓝不服。
郑丽文还有机会吗?台媒说有,那一线生机在深蓝重叠里,要她主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