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台海风云

马英九已站队,朱立伦另有人选

时间: 2025-09-20 16:30:38

 国民党主席选战升温,马英九已经站队支持罗智强,朱立伦另有人选,而郑丽文则强调了8个字。那么,这场国民党主席改选,到底会成为“世代之争”,还是旧派的又一次延续?这对两岸局势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9月15日,国民党主席改选开放领表,短短几天内,罗智强、郑丽文、张亚中等人纷纷完成登记。民调显示,郑丽文以22.2%领先,郝龙斌20.5%居次,罗智强18.7%紧随其后。在这个节骨眼上,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16日公开表态,宣布支持罗智强。

事实上,马英九的站队意义非同一般。他在视频里回顾罗智强从2007年起,陪伴自己选战、执政、党务与立法机构的完整历练,甚至强调“国民党老一辈的世代是该交棒的时候了”。这番话不仅是个人的表态,更是向国民党抛出挑战:是要守住权力,还是把机会给年轻一代?在蓝营基层与青年党员眼里,这种公开背书,无疑带来极大冲击力。

不过,朱立伦对此并不买账。他虽然反复强调愿意交棒,却坚决不愿把棒子交给郑丽文或罗智强。原因表面上是“不放心”,实质上却是政治算计。郑丽文与罗智强都与他长期关系紧张,甚至在不同场合公开对立,如果他们上台,等于是直接宣告朱立伦政治路线的失败。因此,在朱立伦看来,与其让自己多年布局化为泡影,他宁可交棒给赵少康这样的“老一辈”。这也解释了为何朱立伦的心腹凌涛放话说,只要赵少康参选,“一定赢”。

然而,问题在于赵少康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参选意愿。郝龙斌与赵少康之间的协调迟迟没有定案,郝龙斌民调偏弱,赵少康则犹豫观望,背后更折射出地方派系、军系以及媒体力量的角力。朱立伦在这个时候转而积极扶持赵少康,表面上是为了党内稳定,实际上却是要堵住世代交替的路。

在这样的乱局中,郑丽文的八个字格外显眼——“台湾人就是中国人”。这句话在蓝营内外掀起巨大讨论,有人认为她太冒进,也有人觉得她才是唯一敢讲真话的人。对比朱立伦小心翼翼的权谋与马英九含蓄的劝退,郑丽文这八个字的分量格外突出,它既是政治主张的极致表达,也是对国民党路线的再一次明细,要么重拾正统,要么继续摇摆。

事实上,郑丽文的名声远超预期。她的改革派形象加上鲜明的两岸立场,在网络上获得大量年轻选民的支持。她是唯一的女性候选人,这也让她在舆论场中更具辨识度。不过,国民党的党员结构以中老年为主,能否真正把网络声量转化为选票,目前仍是未知数。但如果她与罗智强整合,协调出一人代表“中生代”,那么这场改选就真有可能演变为“世代对决”。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国民党的困境就在于此。一方面,老一辈不愿放手,地方派系仍然习惯幕后分赃。另一方面,中生代力量急于突围,却始终缺乏整合与号召力。马英九喊出的“世代交替”,其实是一种党内自救的呼声。但如果朱立伦等人只想维护旧格局,那所谓的交棒就只是权宜之计,而不会带来真正的转变。

更关键的是,这场国民党主席改选不仅关乎党内人事,还关乎2028年的台湾地区大选。谁能在党内站稳脚跟,谁就可能成为蓝营未来的旗手。朱立伦押宝赵少康,是为了保守稳妥,但可能错失年轻人的认同。马英九力挺罗智强,则是要让国民党找回冲劲,但风险也在于能否整合成功。郑丽文的八个字,则是一次路线豪赌,如果国民党党员认同,她或能掀起真正的改革浪潮。

 

总的来看,这场国名党主席选举,到底是继续把希望寄托在老一辈的身上,还是勇敢尝试世代交替?到底是维持模糊的两岸策略,还是正面喊出“台湾人就是中国人”?答案还在变动,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这一次国民党无法走出僵局,继续沉溺于派系算计与旧人互保,那么即便赢下主席选举,也难以在未来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翻身。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