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否定“台湾属于中国” ,国民党表态了:台湾归属中国毫无疑
对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很多爱国人士都把美国称之为搅屎棍。
可是,这个称呼自损一千,伤敌八百。
直到最近,美国又在台湾问题上兴风作浪,大家才发现“搅**”三个字是高抬他们了。
“按耐不住寂寞?”
9月12号,美国携手英国各自开着自己的舰艇,大大咧咧穿过了台湾海峡。
前者开车驱逐舰,后者开车护卫舰,一唱一和、相互掩护,默契度简直不要太高。
对此,负责这一海域的中国解放军像被牵着绳子一样,跟着英美两国来了一个“观光游”。
毕竟,把和平两个字放在头等位置的中国,不可能先开火。抓住了这一点,因为两国的行为可以定义为挑衅。
“我都把你家当成大马路了,你怎么还忍呢?哪怕你拿着刀跟在我们后面。
你敢捅吗?”这便是英美两国的心态,他们虽然不敢先出手,但赌的便是以中国目前的实力来看,中国敢先打出一枪。
在具体行为出来之前,其实美国早释放出了信号。
一个所谓的美国在台协会突然说“台湾现在就是未定”意思是台湾可以是独立国家、可以不是中国的。
他们发表这一言论是站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文件上,说中国解读错了文件意思。
合着,当年的中国是文盲,只有西方国家才读得懂所有参战国家都签过字的文件。
除非日本从始至终从未存在,他们在开罗宣言上签名的条例“还中国领土”才跟着不复存在。
否则美国的行为就好比拿出前朝的旧律来判今天的犯人,荒谬至极。
更荒唐的是经费紧张,连军费都开始省的美国政府,忽然有钱“援交”台湾了。
9月11号,美国说他们2026年预计在台湾身上花10亿美元。
这笔钱是用来援助台湾的,援助什么呢?当然是防止台湾被“中国侵略”。
现在才9月份,美国便用法案已经将明年在台湾上的经费定下来了。
可以想象,若是抓到时间,美国一定会在台湾问题上剥回一层皮。
对于美国的种种行为,台当局非常高兴,在法案通过的第二天,他们便跟美国达成了友好协议。
关税两个字用来概括美国跟台湾这一次的谈判内容,可实际上,这仅是表面的。
因为美国政府会派专人亲自来台湾地区,小小宝岛的经济体能产生的关税,可不值这一趟的出差。
最让人觉得可笑的是台当局未谈先败,在所有所谓的交易上都让出了大利。
当然,赖某人等人用的是台湾老百姓的血汗钱,他们手一挥,这些钱成了美国未投资却先拿回去的返点。
对美国来说,如果全世界实力不如他们的小国,都向台湾如此听话就好了。
不需要花钱、只需要画饼,便能够让台湾乖乖成为一名棋子,不仅如此,台湾还会反向上供。
美国如此嚣张,该怎么办呢?
中国外交部对此照例开了记者会,对美国一切离谱的言行进行了批判,同时再一次重生台湾是中国的。
可是,这就好像君子对上了无赖一样,只能动口不能动手。
怪不得美国如此嚣张,一直以来不断挑衅。
可以说,如果中国在军事方面没办法甩世界第一截,就没办法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除非,台当局能主动回归中国。
目前来看,台当局除非换人,像赖清德这样的存在,他宁愿当无国籍流浪汉,都要赌一把让自己成为“台湾总统”。
台湾的和平回归,台当局不可能出一丝力气。
台湾岛普通民众手中虽然无实权,但他们发出的声音不容小觑。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谁带台湾民众过好日子,他们就跟谁。
所以现在台湾民众对台当局非常不满,特别是对于他们“卖祖求荣”却未得来荣华富贵的行为,很是生气。
对于最近的美国行为,台湾普通民众的评论是差评差评再差评。台当局梦寐以求的美国武器,在台湾民众看来全部是垃圾。
只可惜,能够勇于发声的台湾民众比例不多,很多都是需要埋首于找一日三餐的普通人。
这些人现在在台当局当领导下过着温水煮青蛙的日子,他们迫切回归祖国的心,不多。
对中国而言,加大对台湾地区的防控跟守护水平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
不要让其他国家的舰艇把台海当成后花园,“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也许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9月3号过后,美国政府的确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老实,安静了好一阵子。可从美国目前的一举一动来看,他们只不过在找对付中国的方式。
现在几乎坚不可摧的中国只剩一个台湾漏洞,这可能是美国愿意花10亿美元来挑衅的原因。
回顾香港,澳门回归,过程很是顺利,结局让人相当满意。
因为殖民者刚走,大陆政府便立刻派人手过去接手,而香港、澳门没有抵抗,反倒为回归祖国泪涕横流。
因此,想要不动一枪一刀让中华民族来个大团圆,日本不治标的办法依旧是从台当局入手。
对于台湾领导人,台湾人哪怕再抗拒,也只能口头喷口水,他们坚持台独非个人台独,而是整个台湾岛独立。
因此,赖清德应该下台了。
根据台湾最新民调显示,民进党不负众望又拿到了历史最新低纪录,反对率高于支持率就是台湾人对赖清德的态度。
只要赖清德再继续从台湾民众口袋里掏钱去买美国不要的武器、去跟美国做台湾一定会亏本的生意,等到民愤怨天,也许大陆不需要动手,台当局便会换人。
当前的国际形势非常复杂,除了亚洲以外,几乎每一个洲都不太和平。
这对中国来说,在当下维护好和平环境,相当重要。
台湾问题,也许暂时只能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