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专家质疑:中国单方面截流印度水资源,中国不能总做老实人
印度媒体《今日商业报》最近一篇报道称,印度专家发现境内的一条河流,水流量严重下降,怀疑是中国在背后搞了 “小动作”。
提出这个观点的,是一位名叫尼蒂亚南丹的印度地理专家。他研究发现,在 2020 年到 2024 年这 5 年时间里,通过萨特莱杰河流入印度的水量从约 80 亿立方米降至 20 亿立方米左右,降幅达 75%。于是他给出了两种猜测:一种是自然原因导致的,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积雪和冰川融水的减少,导致该河流流量下降;第二种是人为因素,称中国在上游建造的水坝、水电站故意截流,导致下游水量下降。
相信看到这,很多中国网友会表示,就算真的是中国干的,那也是印度自作自受。前段时间,印度单方面撕毁与巴基斯坦之间的水资源协议,一会给巴基斯坦断水,一会给巴基斯坦泄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中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算是为我们的巴铁出了一口恶气。
当然,情绪归情绪,咱们还是要讲科学。目前中方并没有回应印度专家的说法,不过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回应,因为这个质疑彻头彻尾就是在有意诋毁中国。为啥我敢这么说呢?
首先介绍一下这条萨特莱杰河:这条河发源于中国西藏,是雅鲁藏布江的一条支流,它在中国境内叫做象泉河,藏语称之为 “朗钦藏布”。象泉河流到印度境内称萨特莱杰河,印度只是这条河的中段,其下游经过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最终汇入印度洋。如果中国真的截流了这条河,其实也会害到巴基斯坦。况且,中国目前不具备截流这条河的能力。
《青藏高原水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到:在雅鲁藏布江与朗钦藏布流域,普遍采用的是引水式、阶梯式开发方式,避免大坝拦截主河流。另外,《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2)》也提到:西藏自治区在金沙江、朗钦藏布等区域水电开发中,优先采用低干扰、分布式、生态友好型水电模式。
我们的文件提到,中国在象泉河确实建有水利工程,但采用的是引水式水电站。什么叫引水式水电站呢?其实就是通过引水隧洞或管道将河水引入发电厂,发电后再回归河道。这种水电站的建设方式,通常不建设大容量水库,仅对河水短时调节,因此对下游流量影响小,不具备 “蓄洪调峰” 能力。
若要人为截流,就需要拦蓄型大型水库,比如三峡大坝那种。此前印度倒是想给巴基斯坦断流,但印度在上游建的水电站也不具备完全截流能力,最终截流一段时间后蓄水池就满了,不得不放水,反倒造成下游洪涝灾害。
另外,目前中印双方确实没有签署正式的水资源共享条约,不过在 2023 年之前,中国与印度是有数据共享协议的。除非有人说中国在两年时间里,瞒着全世界在喜马拉雅山脉突然建了一座三峡大坝级别的水利工程,然后把这条河给截流了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么明显的逻辑漏洞,印度专家会不明白吗?他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萨特莱杰河流量减少的真实原因,印度人其实知道,也就是印度专家说的第一种自然原因,而他非要带上中国,说白了就是想给中国施加政治压力,试图塑造中国 “霸凌印度” 的形象,顺便在国际上博同情。
不过这倒是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既然咱们老老实实守规矩,也免不了被泼脏水,倒不如不要总做老实人,在今后的斗争中采取一些更加灵活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