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赌赢了,俄罗斯已成“战争机器”,1.4亿人硬抗北约32国
普京这次赌赢了,1.4亿人口的俄罗斯,在将整个国家“战争机器”化后,已经凭借一己之力硬抗住了北约32国。
北约秘书长吕特日前曝出了一则令西方感到担忧的重磅消息。据他所言,俄罗斯3个月的军工产能,比整个北约“从洛杉矶到安卡拉”32个国家1年的产能还要多。
【北约秘书长吕特亲口认证了俄罗斯的战争潜力】
而欧洲国家想要抹平这段产能差距,不仅需要将国防支出翻上一倍乃至更多,还需要数十年的发展时间。
吕特表示,俄罗斯之所以能在GDp总值仅为荷兰和比利时两个欧洲小国总和的情况下,实现远超整个北约的军工产能,究其原因在于俄罗斯实行了战时经济体制,政府官僚系统也在军工生产问题上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同时,俄罗斯卢布在国内的购买力也不算低,配合资源出口国的特性,使得克里姆林宫可以用相对低廉的价格,采购大量用于军工生产的物资和原材料。
以俄乌冲突举例。欧洲这边希望美国能够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以期像冷战时用“苏联-阿富汗战争”拖垮苏联经济一样,将乌克兰变成俄罗斯的“阿富汗”,引发俄罗斯内部经济危机,使其再度深陷解体风险。
可特朗普不是这样想的,他认为俄乌冲突是一笔亏本买卖。美国在其中只有付出,没有回报。虽然随着就职典礼的临近,特朗普也开始在俄乌问题上松口,将自己在竞选时放出的“上台后24小时内便可结束俄乌冲突”的承诺,改成了“100天乃至半年内解决”,颇有种认清俄乌冲突事态严重性的意思。但总的来说,特朗普要抽身的想法并没有在根本上被动摇。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欧洲各国深知援乌大头是美国,美国一旦真“撤资”了。自己现在的状态,是无论如何都坚持不下去的。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欧洲这边听从特朗普的建议,给予美国更多的利益以换取特朗普对乌克兰以及北约的支持。要么欧洲各国就得自力更生,想办法扩军备战。
【即将就任的美国第47任总统特朗普】
目前,欧洲官员正在与特朗普的团队代表讨论了乌克兰问题,试图说服后者必须援助基辅。只是考虑到特朗普的“不确定性”,欧洲同时也在策划另一个方案,即“欧洲版北约”。
这个方案的核心目的,就是在欧洲国家自己内部构建一个类似北约的军事同盟,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而吕特的发言会令欧洲各国民众感到担忧,就是因为欧洲低下的军工产能,让这个“欧洲版北约”就算组建了,也没有任何实际用途。欧洲已经在军事层面上成为了美国的“附庸”,没了美国这些国家绑一块也不敌俄罗斯。
当然,这样的战略态势对于俄罗斯来说也不一定是件好事。且不说现在俄罗斯的国防开支占GDp比重已经来到了8%~9%这个居高不下的区间,军费占政府支出预算三分之一的比重,也足以令克里姆林宫不堪重负。
毕竟就算美国这样一年军费直奔9000亿美元的国家,其军费占政府支出也只有13%。而中国的占比更低,海外分析师认为其占比可能只有5%~6%。
【美国军费占政府支出比例变化】
也就是说尽管美国和中国的军费开支分别是世界第一与世界第二,但两国对其他社会民生领域的投入并不会受到较高军费的影响。
反观俄罗斯,三分之一,约33%的政府开支需要投入国防领域。比例上是美国的2.5倍,中国的6倍。这意味着克里姆林宫需要大幅挤占、削减其他领域开支,才能维持国内战争机器的运作。
即便俄罗斯目前实行的是战时经济体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巨额军费开支带来的社会影响。但又有谁能保证,这样的日子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呢?对于普京而言,这就是一场赌博。不过幸运的是,至少眼下的俄罗斯还属于“赌赢了”的阶段。
换个思路想想,这就能解释为啥拉夫罗夫那老兄会放话:等川普上任总统,咱们就研究研究他那“终结俄乌冲突”的奇思妙想。
美国佬可不是唯一想从这俄乌泥潭里抽身出来的,克里姆林宫那帮人当然也乐意用这仗磨磨北约,问题是他们自己扛得住吗?撑得比北约久?我看悬!现在俄国离玩完,也就剩口气了。
这么说吧,要是川普真在2025年上台,俄乌这仗说不定真能在他任内收尾。想想都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