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经得起考验吗?中国帮了俄罗斯,但特朗普上台,或将联俄抗中
俄罗斯经受西方极限制裁屹立不倒,部分原因在于获得了“外部助力”,即中国珍视这个邻国,愿意和俄罗斯深化关系,加深了解,让彼此成为捍卫全球多边多级秩序的中坚力量。倘若俄罗斯有任何变故,那么中方也将主动做出变化。
11月2日,俄国家杜马议员—米哈伊尔-舍列梅特就此前特朗普发表“自己当选总统,将拆散中俄”的言论表达了观点。
舍列梅特认为,所谓拆散中俄,无非“竞选牛皮”,俄罗斯珍惜中俄这种稳定、牢固的互惠、睦邻友好关系。当然美国也有机会和俄罗斯建立类似“中俄友好”关系,“前提是”西方不再为了眼前利益玩弄权谋,人为制造冲突和战争。
舍列梅特只代表一般观点,真正主事的是克里姆林宫的那位强人。普京助手、克里姆林宫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回应了特朗普的表态,称“中俄合作无上限,是战略伙伴关系,中俄合作具有特殊性,不针对第三国,也不针对任何人”。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克里米亚事件爆发之前,俄罗斯至少四次向美国递交申请书,希望加入北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军事组织。不过美国出于地缘政治考虑,拒绝了俄罗斯,让俄美变得互不信任,从而为2022年悲剧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老莫认为,拆散中俄,既是阳谋,又是阴谋。
阳谋角度,俄罗斯为了快速结束战争,着力恢复受损的经济,拿到被西方冻结的3000亿美元,势必响应美国方面的诉求,但前提是,乌克兰危机以利于俄罗斯的方式圆满收场,否则俄罗斯会怀疑美国抛出“绣球”的诚意。
阴谋角度,美国为了对付比前苏联更强大的对手,保障自身世界霸主地位,将集中精力在亚太挑起冲突,不过在实施计划之前,美国得先稳住俄罗斯,避免自己对中国动手,俄罗斯坐收渔翁之利。
中美俄“三角架”关系,很像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一方遭到削弱,另一方的实力就会增强,进而改变三分天下格局。因此中美俄互相牵制,互相利用,或许更符合当前的国际形势,至少中方不担心俄罗斯背刺自己。
谈三点看法。
其一、相比较哈里斯在乌克兰事件的强硬立场,特朗普就显得“相对柔和”太多。
用特朗普的话说,自己上台,只需很短时间就能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只因俄罗斯尊重美国。然而特朗普忽略了“领土和主权不可分割”原则,倘若自己拆散中俄,甚至“联俄抗中”,那么德法等欧洲盟友就会对美国失去兴趣。
这不是闹着玩的,因为俄罗斯2008年吞并了格鲁吉亚的部分地区,2014年故技重施,将克里米亚据为己有。至于时下将乌东四州纳入俄版图,更是将俄与西方的对抗推到了极致。
只要俄罗斯不放弃“扩张主义”,俄与欧洲关系改善,甚至做朋友,将无从谈起。
其二、中方还是坚持做自我,不介入乌克兰危机。
这般做法有个好处,令对手摸不准中国的脉搏,利于中国隐藏实力。我们不妨思考,如果中国介入乌克兰危机,近而直接帮助俄罗斯,是否意味着中国可能错失美国、欧洲市场。反之,中国与一切国家的贸易都在有序进行,并未收到战争的直接影响。
不站队就是对自己的最大负责,这和中国只超越自我,向往星辰大海,并未言及和美国争霸天下,道理如出一辙。因此,中国只要做好自己,美国就很难抓住把柄,最多影响到中国的部分出口,并不能从根本改变中俄互为友邦的现实。
其三、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一定得有。
俄罗斯深受战争危害,该国的基础利率已飙升至21%的史无前例的水平,谁能保证隐藏在克里姆林宫的“第五纵队”不会利用经济危机向上层施压,近而拆散中俄合作。
毕竟俄罗斯工业家联合会等机构早就对中国汽车在俄罗斯泛滥,中国只将俄罗斯当成商品倾销市场“心存不满”,希望借助外力提振俄罗斯工业,避免俄罗斯过于依赖中国。
在绝对利益面前,人性很难经得起考验,今天的俄罗斯选择中国乃是受形势所迫,他日但凡有纾困脱离苦海的机会,指不定人家会重新向美西方靠拢。所以说,中方须得在任何时候保持警惕,不要轻易对人付诸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