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综合热点

美国风向大变,特朗普拒绝出兵保台,不到24小时,强敌宣布退选

时间: 2024-01-25 10:18:30

 1月21日,据福克斯新闻报道,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台海问题。

主持人玛莉亚询问特朗普,如果他成功重返白宫,那么在他的第二个任期内,如果中国选择武统台湾,他是否会选择出兵台海?

对此,特朗普给出了一个颇具个人风格的回答,他没有直接回答主持人的问题,转而开始批评台湾,他认为,台湾拿走了美国大部分的芯片业务。

“过去我们都是自己制造芯片,但现在90%的芯片都在台湾制造。”特朗普强调,“记住这一点,台湾夺走了我们的生意。”

虽然特朗普没有直接回答是否出兵保台的问题,不过包括《新闻周刊》等美国媒体均认为,特朗普的回应,实际上已经暗示了他的态度,那就是如果中国武统台湾,特朗普不会选择出兵。

实际上,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在台海问题上表达类似的态度了,在去年7月份,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了“台湾抢走美国芯片生意”的观点,并且对“出兵保台”的观点不置可否。

特朗普的这段采访放出后,立刻引发了舆论热议。

美国政策学者埃德宣称:“特朗普指责他的对手对中国软弱,然而他却公开给中国收台开了绿灯。”

保守派律师希斯也评论称:“如果特朗普当选,台湾就会消失,我们半导体产能的很大一部分也会消失。”

虽然美国国内反应强烈,不过这并不能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态度,正变得越来越“谨慎”。在之前的视频节目中我们也聊过,即便是拜登政府,也并不打算在台海问题上刺激中国,相反,为了管控中美关系,拜登政府正在对赖清德等“台独”分子施加巨大压力。

如今,岛内也已经嗅到了美国风向的转变,“疑美论”开始占据台湾的主流舆论场。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指出,最新岛内的民调数据显示,仅34%受访者认为美国是值得信赖的国家,低于2021年的45%。

之所以“疑美论”盛行,报道文章给出了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是岛内民众认为美国现在没有实力“保护台湾”。

在看到美国对乌克兰与以色列的援助陷入僵局,并试想当台海面临危机时美国会怎么做,台湾民众对美国的信心便陡然下降。

第二,是美国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党派轮替后政策的大转弯,让岛内民众认为美国不值得信任。

在1971年,美国曾与台当局签署安全条约,当时大约有9000名美国士兵驻在台湾,但是1979年中美建交时,美国加速撤出驻台人员,这件事至今仍影响台湾民众的看法,“疑美论”也从那个时候深深扎根台湾。

此外,美国2021年从阿富汗的灾难性撤军,以及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后,华盛顿决定不出兵,都证明了美国对“盟友”的承诺并非坚如磐石。

报道中还给出了一个贴切的比喻,岛内民众认为,台湾就像乘客,而美国是一个难以预测的司机,可以把人载到安全地方,但也可能随时弃车逃走。

第三,是美国政策朝令夕改,加剧了岛内民众的“担忧”,而其中最大的变量,就是特朗普。

报道指出,在接受采访时,有台湾民众提到,如果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获胜,他们担心美国会再搞4年“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情况会非常糟糕,他们认为:“美国只想让台湾买更多武器,只想要台湾的芯片和钱。”

如今事情的发展,进一步证明“疑美论”的正确性。

一方面,在赖清德胜选后,拜登便紧急表态不支持“台独”,摆明了就是要划清界限,显然拜登政府对赖清德的担忧多过支持。

另一方面,特朗普的强势归来,意味着美国很可能将迎来政策转向,尤其是特朗普在台海问题上的最新表态,充分说明特朗普不会放弃“美国优先”的政策,而台湾甚至成了“黑名单”的一员。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特朗普在台海问题上的表态,与美国政坛的主流观点相悖,但是这并不影响他获得党内的支持。

就在特朗普表态后不到24小时,特朗普在共和党内最大的竞争对手——佛罗里达州州长德桑蒂斯宣布退出竞选,并且表达了对特朗普的支持。

事实上,德桑蒂斯一直被视为最可能阻止特朗普的人选,在早期的民意调查中,他的确一度对特朗普保持了优势。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德桑蒂斯在竞选期间,却出现了严重的财务问题。由于工作人员众多,筹款期望过高,德桑蒂斯的竞选活动很快陷入了财务困难,为此不得不大幅裁撤竞选团队,这直接导致他的主要捐赠者开始转向其他共和党候选人。

随着在艾奥瓦州以绝对差距败下阵来,德桑蒂斯随即选择了急流勇退。

德桑蒂斯退出后,意味着唯一能够阻止特朗普与拜登对决的人,只剩下前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妮基·黑利。

而在艾奥瓦州的共和党初选投票中,妮基·黑利只拿到了19.1%的得票率,甚至比德桑蒂斯还要低,因此外界普遍认为,她基本无法对特朗普造成威胁。

接下来,特朗普将与黑利在新罕布什尔州展开竞争,英国《卫报》指出,如果特朗普在这里获得胜利,那么基本就可以敲定他的提名资格。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