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论坛,中国压过美国一头,布林肯求见瑞士主席,要握一次手
随着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在达沃斯的开幕,这个瑞士东南部的小镇,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来自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名代表,齐聚在这个阿尔卑斯山系最高的小镇,当中最惹人关注的就是各国派出的代表团。
然而美方发现,相比美方派来的代表,中国的代表团阵容更加“豪华”,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率领的代表团显得格外“落寞”。被中方压力一头后,美方紧急调整了布林肯的行程,想请求瑞士方面安排布林肯和瑞士联邦主 席阿姆赫德的会面,并且特别提到要让布林肯和阿姆赫德握一次手。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参加达沃斯论坛)
这次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是“重建信任”,的确,当今世界面临几十年来最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是需要各方重新建立信任机制,并且应当建立广泛的沟通,来共同破解包括世界经济在内的各种难点和堵点。
然而,美方却不合时宜地炒作起来,称这次的经济论坛也是中美之间暗中角力的“竞技场”,因为中方派出的高级官员不仅人数众多,包括10位部长级官员,而且还有中方领导人的到来。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美方最高官员是布林肯,在美国,国务卿相当于外交部长。这样一对比,就让美方的“存在感”降低了。当然这是美方自认为的结果,也只有美方会在意在这种时刻不经意体现出的国家影响力。
(瑞士达沃斯2024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
而且更令美方气不过的是,中瑞领导人进行了一次会面,并且在会面前阿姆赫德在洛恩国宾馆为中方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并且中方在阿姆赫德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场面和谐且热烈。
甚至中瑞双方这次打开了合作的新局面,包括沟通了中瑞自贸协定升级,双方一致同意支持尽快启动正式升级谈判,而且达成了在今年即将举行新一轮中瑞外长级战略对话、金融工作组会议、能源工作组会议、教育政策对话、安理会事务磋商,甚至明年是中瑞建交75周年,在这个契机上,中方将给予瑞方单方面免签待遇,而瑞方也将为中国公民和赴瑞投资的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签证便利。
因此美方称,这次中方参加达沃斯论坛,完全是一次“准国事访问”,并且这个时候,美方想起了瑞士是一个“中立国”,认为瑞方不应该“厚此薄彼”,也应该对美方有同等待遇。
当然瑞士是否是“中立国”,在俄乌冲突后,现在还有一些争议,这点暂且不提,就来说说布林肯要求和阿姆赫德会面这件事。
(瑞士联邦主 席阿姆赫德)
通常来说,作为外长,以参加经济论坛等非正式活动的身份到访另一个国家,虽说理论上仍然有可能与该国领导人进行会面,但是需要考虑几个因素。
首先是双方意愿,如果双方同意,那么一切好说。
其次是日程安排,毕竟时间紧迫,并且与会代表众多,美方也得提前和瑞方进行协调。
再者就是会议议题,如果论坛的议题与两国当下的政治、经济议程高度相关,那么会面才更有可能发生。
最后就是国际与地区事务,这就要说到两国目前有没有“共同的话题”了,鉴于美方只是为了面对以中立著称的瑞士,不愿在影响力方面输给中国,这个理由还是稍显牵强,所以最终是否会面尚有不确定因素。
(瑞士是世界上第一个永久中立国)
现在看来,一旦美方促成了这次的会面,布林肯最想要的,就是和阿姆赫德握一次手,在美方看来如果布林肯不与阿姆赫德握手,将有损美国的形象,并且美方认为瑞方也是有可能不打算和布林肯握手的。
众所周知,美国国务院就中国台湾地区选举结果发声明、派团赴台“致贺”的举动,让中美之间的关系再次紧张,而美方现在希望瑞士不会因为和中国合作更加紧密,而对美国“疏远”。
其实这就透露出美方的两个不信任,首先是对瑞士“中立国”的不信任。其次就是对美国自己的不信任,也就是不自信。
而且美国在面对瑞士的时候,不自信的表现会更加放大,因为美国的自信以前来源于两个, 第一是经济上的实力,第二则是军事实力。但对于瑞士“中立国”来说,经济上的实力显然更加“好使”,然而美国现在拿得出手的,只剩下军事了,在经济上已经呈现出了颓势。所以即便瑞士选择和美国保持距离,也不是没有可能。
(美国大规模轰炸也门)
总的来说,无论是布林肯的中东之行,还是这次的达沃斯论坛,无疑都是美方在国际上影响力下降的表现,世界多极化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面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地缘政治冲突、能源危机、经济增长乏力等一系列重大挑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凭一己之力应对,国际社会需要通力合作。而美方应该将重点多关注在国际议题上面,不要将精力集中在中美竞争上面,这才是美方应该走的务实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