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即将翻天巨变!西方颓势尽显,中国有三大顶级优势
犹记的2003年神舟五号上天时,咱们可谓是举国欢腾,而在受此影响开启的举国“航天热”下,我们不仅记住了我国的“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紧随其后的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胜等等中国航天人更是在一段时期内家喻户晓。
但是戎评考考大家,就在此刻我国在天上飘着的还有几人?
老实讲,如果不去特别查资料的话,戎评其实也不太清楚。
当然,这种存在于大多数国人的“不清楚”状态,恐怕并不仅仅局限于航空航天。
就在1月7日,英国知名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最新发布报告承认“中国已经赢得了绿色技术产能竞赛”,这标准着中国太阳能光伏霸权正式确立!
还是在1月7日,国家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7日联合发布了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芯片——“悟空芯”(夸父 KF C72-300)。相关公告显示该超导量子芯片已在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运行,能够实现量子叠加和纠缠等特性,这助力了我国对量子霸权的冲击!
依旧在1月7日,美国国防新闻网站“防务博客”根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官微消息撰文修正了此前有关20姬年产量2027年才能超越美国“肥电”的预测,并认为就在2023年中国20姬年产量已经实现反超,而这直接破除了此前被西方媒体广泛鼓吹的产能魔咒!
....
毫不讳言,看到这里时戎评似乎终于明白了如今在有关国家进步的方方面面,我们为何总是“不太清楚”了。
原因无他,如今中国突破的地方实在太多、进步的范围实在太广、随便打开一个新闻我们就能轻易的刷到一个堪称世界级的,全球99%的国家想都不敢想的伟大成就,而对于中国人而言,在这种不断刺激、连绵不绝的成就冲击中,我们对于相关“喜讯”的阈值升高本来就在情理之中!
然后呢?
或许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意识到,如今的我们每当谈论到“先进事物”时,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对比,似乎只剩下“中国”和“外国”。
从国别上来看,这是1个国家和232个国家和地区的对比
从人口上来看,这是14.1亿人口和66.1亿人口的对比
...
但是就是这么奇怪,就是在如此悬殊的对比之下,我们绝大多数国人眼中的中国虽然依旧还相对落后,依旧还处于发展中国家,但是对于那个先进的、庞大的“外国”,我们却一定有信心最终超越!
毫不讳言,这样的“气魄”放在中国之外的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不敢想象和不可思议的。
可是在中国,这一切却又是那么的水到渠成和理所应当。
凭什么?
2005年,美国生物科学家布鲁斯·朗,在国际权威《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关“基因变异导致不同族裔脑容量差别”的科研学术论文。
在这篇论文中,布鲁斯·朗认为人类各族裔所特有的“基因变异”,可能直接对本族裔的脑容量发育平均值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其中,可能导致脑容量发育增长的“基因变异”点数量,东亚-中国族群数目最高、欧洲-白人族群次之、拉美-混血-白人族群次之、拉美-混血-黑人族群次之、非洲-黑人族群垫底....
毋庸置疑,在2005年那样一个“美式政治正确”已经开始对权威学术领域进行渗透并初见端倪的时代里,布鲁斯.朗的此番科研结果注定将承受巨大的压力
——因为涉嫌“种族歧视”,布鲁斯.朗的科研论文不久之后就遭到了《科学》的撤文。
与之相应的,则是其供职科研的美国芝加哥大学取消了其为了进一步研究而申请的“基于DNA的大规模智商测试”项目,并强行中断了研究...
但是,有这么一句话说得好:
理性的科学之光会因为政治上的黑暗,就拒绝照亮世界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于是我们看到在2019年时,有着“DNA之父”称誉的美国生物科学家詹姆斯·杜威·沃森不惧国际学术界封杀,在默认放弃供职的各大实验室的全部荣誉头衔之后,犹如400年前走向火堆的布鲁诺一样,向全世界宣布了自己的科研成果:
在智商测试中,黑人、白人和亚裔的平均智商是不同的。我想说的区别是,它是遗传的....
遗传了什么?
基于布鲁斯.朗的理论研究基础及“DNA之父”詹姆斯·杜威·沃森长久以来的肯定支持,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菲利普·拉实顿及美国特拉华大学教授琳达·高德弗里森在通过大规模的智商检测实验及磁共振与CT图像数据库互证之后,终于得出了一个绝对不会被西方主流学术所认可的骇人结论:
黑人智商低于75的概率比白人高4倍,拉丁裔智商低于75的概率则是白人的3倍。白人智商低于75的概率是东亚裔的两倍。
这一成果,获得了包括詹姆斯·杜威·沃森在内的,来自美、英、加多所名牌大学52名相关领域专家教授的联署。
当然,与詹姆斯·杜威·沃森、菲利普·拉实顿、琳达·高德弗里森及多达52名的美、英、加名牌大学专家教授的“学术叛逆”如出一辙,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名誉教授,人类智商领域资深研究学者理查德.林恩教授的研究结论同样显示:
不同人种之间是存在智商差异的,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东北亚人种平均智商最高,在106-103。
东北亚裔之后是白人,平均智商100左右,再次是拉丁裔,智商大概90出头,之后是美国黑人,平均智商85 ,西非赤道几内亚地区智商最低,仅有60...
所以,中国人的“气魄”仅仅只是来自于血脉流淌的基因传承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以下的图片,来自于西汉海昏侯刘贺之墓。
戎评相信,对于这样一份来自两千多年以前的简牍文字,如今的中国任何一个10岁的孩童恐怕都能十分轻易的进行辩读!
但是问题来了,今天世界范围内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又有几个人认识自己国家500年前的文字?
简单的“识字”背后,是传承的割裂。
对于他们而言,亚历山大帝国就是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就是罗马帝国,在他们思维中,覆亡往往意味着一切的终结,崛起的一切都必定是新的!
他们没有“汉承秦制”,也不会有“唐制宋袭”。
事实如此:与中华文明早已成熟发育的,涵盖了文字、语法、思维逻辑、使命道德的文明体系有所不同,在“破碎化”的历史下而畸形发育的西方历史,至今为止也未能拥有一个能够保障其历史存续的合理机制。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大家不妨扪心自问,曾叱咤一时的西班牙殖民帝国、荷兰殖民帝国、大英殖民帝国,在未来还有重新崛起的可能吗?
中国在历史上也有衣冠南渡、崖山陆沉这样的命悬一线,但是在短暂的沉沦后,中国却总能一次次的再次以一个完整的姿态上演“王者归来”!
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些地,中国还是那个中国。
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国家层面的“兴衰”往往就是一条直线的从始至终,但是对于中国而言,国家层面的“兴衰”,不过只是一个摔倒再站起来的动作而已。
在戎评看来:
正是这种截然不同的历史经验,从根本上塑造了今日世界的东西方认知上的差异和发展的宿命
——因为历史传承的连续性,中国人的最高思想境界是“对历史负责”,为了大义,我们可以为此舍弃眼前的利益甚至个人生死!
但是同样的一件事,一旦摆到了历史发展始终在“覆灭”和“重启”之间不断切换的西方面前时,却会走向截然相反的极端
——破碎化的历史记忆,使得他们不必背负“传承的使命道德”和“历史敬畏”。相较于毫无归属感的过去与毫无使命感的未来,他们更加信奉的是着眼当下!
个人实用主义,这除西方价值体系的核心点。
曾经,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大航海时代的西方人向世界展开了血腥赤裸的殖民侵略!
今天,同样是受困于这样的桎梏,以美国为代表的多个西方国家,注定了将在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挑战之下着眼于当下的最大利益和姑息逃避!
这是西方文明的短板,是不可控制的劣根,同样也将成为未来摧残当前他们所拥有的一切并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
那么,集基因优势、文明传承于一身的中国人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真的就可以“躺赢”了吗?
答案当然还是否定的!
原因很简单,如果说仅仅凭借独有基因优势和文明传承我们就能民族复兴的话,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就不应该存在“百年屈辱”...
中国人还需要什么?自解放战争以来的新中国历次重大事件发展,或许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其实鲜为人知,与如今解放战争题材影视剧作中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的是,在真实的历史中一直截止到1947年,国内各战场的国民党军队,其实一直都是占优的。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1946年3月开始的“四战四平”。
当时,我军在第二次四平之败后,长春丢了不说,甚至一度考虑退出哈尔滨撤军至整个松花江以北,这基本相当于丢掉了整个东北。
但是相当诡异的是,这个时候蒋介石却命令部队不许前进了!在此后的整整半年时间里,携大胜之势的国民党军,竟然按兵不动。
是什么阻止了蒋介石?对此,现存的史料中也并没有多少令人信服的答案。
但是,倘若我们对照“二战四平”的时间,也就是1946年3月-5月之后我们会发现,同期的欧洲,丘吉尔刚刚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这标志着冷战的开端。
对于中国解放战争而言,这意味着什么?
从淞沪会战中,蒋介石不惜折损嫡系德械师,也要将军队拉到上海挨日本舰炮的选择来看,我们不难感知到空一格对国际局势的看重!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
在1946年3月美苏冷战端倪初显的时候,感到国内“大势已定”、国际“大势不妙”的蒋介石,之所以暂缓进军哈尔滨,其主要的原因还是恐惧倘若强行越过当时仍在苏联把控中的中东路,向中国东北地区俄国传统势力范围内挺进的军事行动,可能会成为触发美苏大战的第一颗雷?
显然,或许是看透了蒋介石的顾忌。
在蒋介石集团犹豫不决,美苏对峙双方态度不明的关键模糊期内,退守中东路以北的我军不仅迅速的完成了战斗力整合,在此后的反攻中,更是快速的掌控了整个东北战局的主动权!
当然,同样的时间巧合不仅仅只是出现在“四平战役”上。
1948年6月-1949年5月,美苏之间爆发了冷战的第一次正面摩擦——柏林危机。
而就是这么巧合,1948年9月-1949年6月,中共就卡着点的完成并结束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避免中国陷入“南北中国”的渡江战役了。
柏林危机5月12日结束,我军4月21日就卡着点的提前发动了渡江战役,晚一天都不行!
晚个半年行不行?
1950年6月,与苏联在全面冷战下陷入对峙默契阶段的美国,派出“第七舰队”阻遏中国统一。
试问,倘若这个时候我军还滞留在长江以北呢?
当然,同样的绝妙的“卡点”,还出现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我军发起中印自卫反击战、1963年美苏英三国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和中国次年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以及1978年改革开放和次年发起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一次卡点是偶然、两次是运气、三次、四次呢?
戎评想,我们的一次次“小运”汇聚而成的“大运”,最应该感谢的,恐怕还是那一代又一代心系祖国、拥有高超执政智慧与长久眼光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万幸,传承还在继续!
2000年,中国GDP排名世界第六,占全球GDP总比3.5%;美国GDP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GDP总比30%。
2023年,中国GDP排名世界第二,预估占全球GDP总比20%;美国GDP排名世界第一,预估占全球GDP总比24%。
百年屈辱之后,在各种因素叠加之下的历史正在快速且有力的回归本来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