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综合热点

破案了?朔尔茨支持率暴跌,北溪真相被曝光,美国真正目标是德国

时间: 2023-12-27 14:06:07

 现在的德国已经进入“多事之秋”,在朔尔茨从默克尔手中接任德国总理后,德国已经失去了过去的强硬和智慧,逐渐失去了独立主权,沦为美国的附庸。

除了政治立场的极端亲美,德国在经济层面也迎来寒冬。2023年,德国经济整体处于下降趋势,就目前德国插手的地缘局势来看,德国经济在2024年也将持续缩水,这对德国民众的冲击将蔓延至各个领域。

而朔尔茨在任期间几乎没有亮眼的政绩,民调支持率已经跌至14%,成为德国历史上支持率最低的德国总理。现如今,超过三分之一的民众要求提前进入大选,亲手将他们选出来的领导人换掉。

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美国资深调查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西摩·赫什,在这种关键时刻又给了朔尔茨一记重拳。

距离“北溪管道”被炸事件已经过去了一年多,该事件可以说是导致德国经济下行的主要导火索,截止到目前西方国家依旧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调查结果。

最近一次消息,是德国媒体将矛头对准了乌克兰,宣称可能和乌克兰总司令扎卢日内有关。

但环球网12月23日报道,赫什再次报料称,美国最初打算炸毁北溪管道是为了阻止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但随着消息进一步揭露,该行动的最终目的,是拜登在针对德国总理朔尔茨,因为德国在支持乌克兰问题上显的十分犹豫。

在对俄罗斯的围堵计划中,德国是“支持乌克兰联盟”中最薄弱的一环,华盛顿不止一次担心,德国会立场动摇,继续进口俄罗斯能源,维持民众取暖以及领先美国的工业地位。

为了阻止俄罗斯获取更多资金,也为了断绝德国后路,美国选择下“黑手”。引爆了“北溪”天然气管道附近的炸药,破坏了两条北溪管道四条管线中的三条,让德国的损失难以估量。

德国能够成为欧洲“火车头”,一方面是广大的东方市场,另一方面就是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供给。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用了16年时间缓解对俄关系,为德国工业奠定了一整套德俄能源供应体系,给工业发展提供充足保障。

但朔尔茨上任不久,就将这16年的心血毁于一旦。德国能源大幅度上涨,民众承担不起高昂的天然气费用,压缩了德国企业获利空间,被迫提前去工业化。

从德国媒体的举动来看,是铁了心要将黑锅扣到乌克兰头上,毕竟美国得罪不起,德国也无法承受舆论代价,既然乌克兰败局已定,多扣一口黑锅有何不可?

但民众并不都是傻子,朔尔茨毫无亮眼的政绩不说,还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支持以色列,这简直是“倒反天罡”,让很多德国民众无法接受。如果朔尔茨继续在任,那么德国就无法找到独立自主的道路,德国的损失将会更多。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