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国持续卖出美债,美国这套不灵了!金融风暴不远?
美债海外三大持有国日本、中国和英国都在减持美债。美元+美债+美联储升息/降息这一套还能够玩多久?
图表是美国财政部所揭露的海外国家持有美债数据。大家可以看到,从年初(右边)以来的趋势是一路减少。
全球持有美债的前三大国家(美国不计)从8月进入到9月,仍然是减持。减持美债成了这些国家的主流趋势。
1 疑虑解除
九月份的数据,日本所持有的美债已经不到1.1万亿美元,中国则是跌破8000亿美元,来到7781亿美元。英国减持将近300亿美元。
其中注意一下,中国大陆持有美债的金额,在3月的时候,曾经增加美债持有规模约200亿美元。当时有许多人觉得不解,为什么中国于3月美国金融暴雷的时候,非但没有减持美债,反而是增加持有?这不是意味了中国对美国妥协了,让步了?
我们当时的说法是,中国的政策并没有改变,减持仍然是中国对持有美债的主轴做法,三月份的增持只是技术性的调节。
果然,从三月之后又是一路减持。到了9月,更是不足8000亿美元,这是201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且环比降幅是273亿美元,降幅非常大。到了这时候,大家应该是没有异议了。
重点是,中国有自己的步骤,就算是一时策略性增加美债的持有量,又如何?短暂增加之后,又可以立马减持,完全操在自己手里。
2 中国减持美债的方式
以中国持有美债的结构来看,短期美债约49亿美元,余下的中长期美债约7732亿美元,短期美债已经“去”得差不多了,所剩不多。从这个结构来看,中国大概率的还是会继续用减持的方式,而不是在市场上抛售美债。也就是说,中国减持美债是被动地等到美债到期。
如此做的原因是,自从美联储于2022年3月加息以来,美债价格一路下跌,而且越是长天期的美债价格跌得越凶。如果现在到市场上直接卖出美债,会遭受巨大损失。
为什么美国在三月的时候出现多家银行暴雷?就是因为这些银行持有的美债价格大跌,导致银行资产抵不过负债。这是当时许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危机。
美国银行界之所以会出现流动性危机,也是美联储自己搞出来的。之前美国长期处于低利率,甚至于是零利率,这等于是鼓励银行大量投资美债。这是在业界大家都知道的“秘密”,反正利率这么低,银行借钱“几乎”没有什么成本(成本低),那就大量借钱,并且是杠杆操作。
这背后的逻辑是,美国金融业者确定美联储会保持低利率。而且,只要美国出现经济不景气的疑虑,美联储立马会出手,确保股市兴旺。在这样的“大市”背景下,这是稳的操作,几乎稳赚不赔。
因此,纵然在美联储低利率的环境下,债市回报率不高,但是在“稳赚不赔”的逻辑下,只要运用杠杆操作,立马推高投资债市的回报率。
只不过,再兴旺的投资盛宴,也将有曲终人散的时候。问题就出在了美国的高通货膨胀,当高通货膨胀来临,投资神话也将破灭。由于对利率的敏感性,美债是首当其冲。
终于,美联储于2022年3月拉开了加息序幕,债券的价格立马下跌。当初借的钱越多,杠杆比例越高的,其资产缩水的程度也越发严重。
问题又来了,美联储于2021年10月宣布,将于2022年春季加息,为什么这些银行或投资人不赶紧卖出手中的美债。避免损失呢?
答案就是,这些银行界投资者也同一般的投资人一样,有着情绪的起伏,也有着心中的贪婪。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没有料到,美联储会采取快速加息的方式。等到大家看到美联储快速加息,每次加息50个基点或75个基点的时候,美债价格已然大跌,在这时候抛售等于是割肉。
更何况,如果大家同时抛售,美债只会跌得更凶。没办法,在美联储宣布加息的那一刻,美债投资的盛宴就已经结束,这时候还眷恋过去荣景的投资者,得要面临资产价格跳水的“审判”。
结论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债容易赚钱的日子已经过了。
另一方面,中国也不急于一时,美债慢慢卖,反而更能够“引导”市场趋势,让大家看到中国一路减持美债,其他国家自然会跟进,即便是美国的盟国也不例外,这些国家把钱落袋为安,才是最扎实的做法。
至于为什么中国在9月的时候减持比较多的美债?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三月的时候由于美国出现流动性危机,美债价格出现波段性的低点,中国如果趁这时候买入一些短期国债,例如半年期(26个星期)美债,然后于9月到期的时候把资金取回来,获利了结。
果真如此,那就是中国一次短期操作的获利手法。
3 明年发债10万亿美元?
回到各国减持美债的趋势来。9月份,美债三大债主日本、中国和英国,总计减持美债850亿美元。从2022年以来,各国减持美债的趋势不变,一直延续到今日。
那么,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的头疼时间来了。
美国现在的债务约33万亿7480亿美元,接近34万亿。明年将有8.2万亿美元的美债到期。也就是说,美国明年得要再发行 8.2万亿+1到2万亿美元的新增债务,这些新增债务是美国明年的财政赤字。总计,美国明年需要拍卖约10万亿美元的国债。
如此巨大的规模,美国财政部能够按预期发行吗?还是说,会像前阵子240亿美元的30年期国债,其中有24.7%的比例流产,没人买,最后得由一级交易商来接盘?
10万亿美元的规模,平均美国月要拍卖约8000亿美元。现在许多国家都缺乏增购美债的意愿,到了这时候,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就得要大显神通了,看看有什么办法让其他国家增购美债,而不是减持?也看看到时候美联储会不会来接盘?
也因此,美联储这几个月对利率政策一会儿发出强硬声明,过一阵却转为鸽派,又再过一阵再次转为鹰派,这都是在玩假的。不客气地说,美联储根本没有底气再次加息。
因为一旦美联储加息,依照明年10万亿美元的发债规模,利息可不得了,每加息25个基点,大约就是250亿美元的额外利息负担。
而且,这10万亿美元的债券都会是最新的殖利率,美国政府的利息负担会大为增加。
我们不是魔术师,而且要变戏法的是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我们只是在旁嗑瓜子的小民。
4 金融风暴不远?
美国明年将向市场发行10万亿美元,这意味了什么?除了对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是一大艰巨任务外,美国以外的国家和投资人更需要注意。
当债券拍卖不顺利的时候,债券殖利率将会升高借以吸引买家。然而,这又意味着投资人手上既有的美债价格又会再次降低。
如果遇到这种情形,今年三月美国金融行业暴雷事件可能会再次上演。
如果出现金融行业暴雷,而美国又无法在短时间内减缓风波,美债会遭遇大量抛售,这时候的美债会再次急剧下跌。
这就会形成一种螺旋性影响,造成美债风暴。如此,全球金融风暴可能就不远了。
当然,到时候还得看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会如何处理。
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对这种情况的严重性是相当了解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近来美国对外态度缓和了许多。这其中有对中国的态度、对俄罗斯和对一些阿拉伯国家。
美国面临严峻的债务问题,需要一个相对平和的外部环境。这样的场景似乎和以前大不相同。
过去,全球每当面临战争或是金融风暴的时候,即便风暴发生在美国,美债价格也会上涨。
看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被称为金融海啸的危机爆发的时候,美债殖利率持续走低,价格是持续上涨。图表是美国10年期国债的殖利率走势图。
为什么?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元和美债是全球资金的避风港,因此即便是金融危机的源头是在美国,美元和美债仍然是资金的避风港。
没办法,这是现实,是美国人努力下得来的金融霸权。
5 羊已然瘦弱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过去,由于美元是世界通货,世界各国都会保有一定比例的美元储备,也因此各国多会购买美债作为美元储备,同时也获得一些利息回报,这是美元投资兼储备的做法。
不过,如果要看购买美债的比例,主要还是欧洲国家、日本、韩国,石油输出国和一些亚洲新兴经济体。如今,这些国家增加购买美债的意愿大幅降低,不减持已经不错了。
算一算,欧洲国家于去年爆发的俄乌冲突中,已经经历一次大失血。现今,欧洲主要大国德国、法国和英国的经济前景不佳,缺乏“多买”美债的能力,也缺乏意愿。
日韩两国方面?2022年韩国出现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14年仅见的贸易逆差,今年前半年也是逆差。韩国国际贸易收支的前景不好。日本于2022年也是贸易逆差。同样地,日本今年的贸易收支前景也是不好。
通常,日韩两国和亚洲新兴经济体之所以会持有巨量的美元储备,就是因为这些国家或经济体享有贸易顺差。如今,由于美欧经济活动降低,这些传统出口国或经济体的贸易顺差减少,自然也失去大量增持美债的能力。
中东地区方面,近年来中东产油国对美国的信任感大幅降低。10月7日巴以冲突爆发,美国一面倒地站在以色列那边,更是大失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的人心。这是雪上加霜。
更别说一些国家(例如俄罗斯),受到美国和欧洲的金融制裁,不会购买美债。
从这个大环境来看,许多海外国家既缺乏能力,也没有意愿增购美债。这方面,同美国银行业的流动性危机一样,也是因为美联储和美国的对外政策使然。
美国要收割“人家”,弱化人家的经济,时间久了,次数多了,除了造成一些国家缺乏能力,也缺乏意愿增购美债。美国能怪谁?神话故事中,有着圈养羊群,把羊养肥之后宰杀。但羊群既已瘦弱不堪,又何能宰杀?这不是很讽刺吗?
这就是美国现今陷入的困境。放眼海外,那是森森然,没有什么国家回应增购美债。环视国内,由于美债发行过多,国内资金也吃不下,也不愿意多吃!
美债还能够卖给谁?
美国行之多年的金融霸权游戏,美元+美债+美联储升息/降息的游戏,美元收割的循环应用已经不灵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