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综合热点

美抱怨“中国捉弄美”美对华示好,中澳和解,中日划红线

时间: 2023-04-15 10:08:33

 美媒抱怨:中国“捉弄”美国

话不投机半句多,以美国的沟通方式而论,可能没有任何国家愿意与他们有所交集,要不是因为海军兵强马壮,就凭华盛顿那副霸道嘴脸,恐怕早已是孤家寡人。可惜中国偏偏不吃军事讹诈这一套,你强任你强,清风拂山冈,你横任你横,中国敬而远之。

对于中国的态度,美国媒体一味推卸责任,声称“中国捉弄美国”。4月11日,美国《政治》网站刊登一篇文章,对中国的外交态度阴阳怪气,因为二月初的“气球事件”,中美两国高层的外交接触被冻结,而布林肯再提访华计划,却遭遇中方冷淡处理,所以,美媒认为“中国戏弄美国”。

其实今年以来,美国曾经多次表示政要高官有访华计划,包括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等等都想访问中国,白宫发言人约翰·柯比也屡次直言,美国总统拜登想和中国通话。但是对于这些信号,中国始终不做回应。为什么?因为国家之间的沟通不是只有对话这一种方式,光是从美国的行动中就足以看出,华盛顿对中国敌意浓厚,没有任何缓和关系的诚意。

12.jpg

从去年的巴厘岛G20会议开始,美国总统拜登就说过,缓和中美关系,是未来两国沟通的主基调,但是经历过今年二月初的“气球事件”以后,本就充满芥蒂的两国关系变得更加雪上加霜,加上近日“台独”头目蔡英文窜访美国,与联邦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见面,中美两国的航母在西太平洋对峙,更加使得中美之间火药味十足,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在此背景之下,美国一边继续拱火,加剧美台勾结,对“台独”分子暗送秋波,给予虚假承诺,大打台湾牌。另一边,假模假样积极对华沟通,声称要在中美两国之间建立护栏,然而中方早已有言在先,台湾问题既是护栏,也是红线,就像中国外交部部长秦刚所说的那样:“台湾问题处理不好,中美关系地动山摇”。

美国大搞“以台制华”,实在是用心险恶,就是看中国发展的太快,要到亚太地区找麻烦,寻找机会打压中国,这是国际上公开的秘密,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美国另一边还要积极对华沟通,实际上,华盛顿有两个目的。

一边打压一边求对话,美国有两大目的

第一,美国既要打压中国发展,又要中国帮助美国降低通胀。早在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已经爆发,只不过当时依靠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的产能过剩,才让美国得以喘息,把危机暂时压制下去。

但美国误以为危机已经过去,幸福的生活很快就会到来,所以非但没有延缓金融化的趋势,反而在这条危险的道路上越行越远,直到美国的产业完全空心化,金融危机积重难返。到2023年时,美国国债已经高达30多万亿美元,还伴随着通货膨胀、流动性降低等等问题,随时可能牵动系统性危机,美国经济已经陷入不加息就衰退,加息就崩盘的两难境地。

美国一方面认为中国即将超越美国,所以发动美元潮汐收割全球,耗尽了美元霸权的潜力;另一方面有求于中国,像2008年那样,想要中国为美元兜底。

第二个目的,就是逼迫中国动武。发生在欧洲的俄乌冲突,让美国尝到了甜头,战争导致的能源短缺和局势动荡,让美国彻底收割了欧洲经济,所以华盛顿一直想要在亚洲复制这一套打法,让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内斗,美国就能作壁上观,渔翁得利。

美国深知,以如今的解放军作为对手,美军在亚太胜算并不大,所以,即便要挑拨战争,也是逼迫中国动武,然后用亚洲一众小国当做炮灰,使日本、韩国这些国家乌克兰化,最后,美国才会亲自登场。

总之,美国一边在亚太积极备战,挑衅中国,一边说要建立中美之间的护栏,增进沟通,始终无法脱离胡萝卜加大棒的外交策略,而现在,中国对这两种沟通方式并不感冒,中国既不怕军事胁迫,也对美国所谓的沟通敬而远之,就是在告诉美国人,这一招没用。

38.jpg

突然对华示好,美国又打什么算盘

当中国这边冷淡处理时,美国却仍旧不遗余力地尝试与中国建立联系,并且开始对华示好。4月11日,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白宫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中美关系越来越紧张,美国正在努力让中美关系恢复到一个更好的基础上。并且,美国正在推动联邦财政部长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的访华事宜。美国财政部国际事务副部长尚伯格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也明确表示,美国不会寻求在经济上对华脱钩,或者限制中国增长。

突然对华示好,什么原因?很明显,美国终于发现金融是个危险游戏,当它建立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时,就不可能把像中国如此重要的经济体排除在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想降低通胀,要依赖中国,要维持美元霸权,还是需要中国。

另外,这些对华示好的政客,都是主管财政和商务的高官,而不是其他部门官员或者议员,就说明美国在对华战略上存在一个严重分裂,越是与经济相关的部门,越能明白中国的重要性,反而越是那些丝毫不关心经济的政客,就越极端反华。

本来,拜登政府的意图是鼓动欧洲对华脱钩,然后才能在对华贸易中形成买方市场,从而站在优势地位与中国谈判。如今,无论是东盟还是欧盟,作为中国两个最大的贸易伙伴,都拒绝华盛顿的蛊惑,拜登的图谋落空,美国财政部官员才赶紧跑出来说好话,想和中国加强贸易联系,说什么不会对华脱钩,也不寻求限制中国增长,实际上是做不到,完全没那个能力。

中国与澳大利亚化解矛盾

经济就是国际政治最强大的纽带,当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一百九十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时,不仅是美国,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现根本离不开中国。就像近日,中国和澳大利亚已经开始和解。

本来,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关系曾经非常友好,毕竟一个是生产制造大国,一个则被称为“坐在矿车里的国家”,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两国经济互补性极强。但是澳大利亚并不珍惜友好的伙伴关系,当美国开始把中国当做假想敌时,澳大利亚听从华盛顿的召唤,变成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反华支点,不仅与美国的军事联系越发紧密,还在国际舆论上不断抹黑中国。

所以,2020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农产品进行制裁,包括大麦、牛肉、葡萄酒等等,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失去中国这个市场,农业就遭受到毁灭性打击,根据澳大利亚全国农民联合会2021年的预估,因为中澳关系恶化,将导致澳方农业在十年里承受28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所以,去年五月,澳大利亚新的执政党上台,阿尔巴尼斯政府开始积极缓和对华关系,频繁派遣职能部门高官或者州长级地方官员访华,希望中国取消对澳制裁。

根据澳大利亚媒体4月11日的报道,澳大利亚已经开始“稳定”与中国的关系,澳外长黄英贤在印度新德里的四方部长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只要中国取消对澳制裁,澳大利亚就会停止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对中国的投诉。

显然,澳大利亚并不习惯对中国示弱,所以即便是在贸易上发出请求,也略有谈判意味,但这番发言并不妨碍中澳关系和解。毕竟,当初是在美国的鼓动之下,澳大利亚才开始跟着反华,而后来中国开始制裁澳大利亚的农产品,美国第一时间就跑到中国来,抢占了原本属于澳大利亚的市场,堪培拉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在制裁澳大利亚的过程中,中国也经历了一些阵痛,要寻找新的原材料供应商,打造更稳固的供应链,但这是必须经历的,对于澳大利亚这种不可靠的合作伙伴,必须尽早降低依赖,以防哪天冷不丁他们从背后捅刀子。如今,中国的供应链安全已经得到保障,美国、英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家都已经在为中国的原材料安全保驾护航,此时撤销对澳制裁,有利于形成买方市场,也能够让美英澳三国在中国市场上竞争。

总之,国际关系就像一面玻璃镜子,破了就不可能复原,哪怕勉强拼凑起来,也会布满裂纹,即便中国和澳大利亚和解,也很难再次建立互信的合作关系,只有在对抗中合作,才是中澳关系未来的主基调。

中日磋商,中国划红线

中日关系一直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地缘关系,在澳大利亚的对华关系缓和后,日本就成为美国在亚洲最有力的反华支点,美日两国相继建立美日韩同盟、美日菲“对抗中国之弧”、美日荷芯片联盟、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机制等等架构,想要以地缘因素围堵中国。

同时,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4月8日开始的“联合利剑”演习,亚太局势更加严峻,中日两国的东海矛盾也浮出水面,日本仍未放弃觊觎中国钓鱼岛的领土主权。

39.jpg

4月10日,据德国媒体报道,中国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洪亮和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船越健裕在东京展开会谈,除了东海问题以外,中国在台海地区的军事演习也是双方关注的焦点,日本代表声称,对于台海局势,日本怀着“极大的兴趣”。

显然,日本的言外之意是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参与到台海事务中来,威胁意味浓厚,但是在此次“联合利剑”的军事演习当中,中国航母山东舰的参加却给日本与台海划了一条红线。军事专家表示,山东舰航母编队参与演习,打破了“台独”势力向东逃窜和乞求外援的企图。也就是说,一旦台海冲突爆发,中国有足够的能力把日本按在东海,使其不敢妄动。

对日本不能心存幻想

在中美对抗的背景下,对于日本不必抱有任何幻想,历史上从未有任何一个国家与美国的战略捆绑如此之深,把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捆绑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之上,只要中美关系严峻,日本就一定会成为美国最卖力的爪牙。

就拿经济层面来说,日本的汽车产品远销海外,尤其是在美国市场大行其道,日本企业在世界各地的利益盘根错节,号称海外有另外一个日本,所以,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其实非常依赖美国的海洋霸权,帮助他们维护利益。

另一方面,中国正在推动产业升级,汽车产业就是中国接下来要大力攻关的阵地,2022年,中国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仅次于日本,况且,在新能源赛道上,日本汽车毫无竞争力。也就是说,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日本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汽车业,将会遭受到强烈的冲击,在美国的打压下,日本在家电、半导体等产业的优势已经所剩无几,一旦汽车业被中国击败,整个国家就毫无希望可言。

种种因素都说明,当中美两国爆发矛盾甚至战争时,日本绝不会作壁上观,中国的崛起对于美国而言是挑战,对于日本而言,则是性命攸关的威胁。这或许不是日本想要的处境,但国家利益之争,使得两国不得不对立,面对中国,这是日本的宿命。

可以预见的是,美国执意在亚太挑起冲突,日本就会成为中美两国的主要战场,以及新型武器的试验场,对于一个二战战败国来说,怀有与国力不相匹配的野心,就必须面对随之而来的危险。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