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综合热点

绝不向中国低头?宁愿关闭工厂裁员9000人,也不肯和我国合作

时间: 2023-04-07 09:44:15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突然回国,现身杭州。有人猜测,马云此次回国与硅谷银行倒闭,瑞士信贷银行经济危机有关。如今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形势,需要马云亲自回来主持大局。

疫情的影响还未远去,俄乌战争再次震颤世界格局。世界各国经济都受到沉重打击,有的国家经济停滞不前,有的国家经济生产直线下滑,有的国家天然气价格猛涨,迫使民众劈柴维持日常生活。唯有中国在逆境中不卑不亢,砥砺前行。

 

现今世界经济格局下,与中国加强合作无疑是利大于弊的。许多有先见之明的国家纷纷向中国递来合作的橄榄枝,期待与中国加强各方面的合作,更是在中国疫情管控政策放开后,为中国企业打开绿灯,试图缓解国内经济压力。

5.jpg

红利在前,大势所趋。有些国家与企业偏偏不信邪,非要坚持“中国是危险”的论调,与中国作对到底。甚至喊出“绝不向中国低头!”的口号,宁愿关闭工厂裁员9000人,也不肯和我国合作。

“有骨气”的结果是自食恶果

这家非常“有骨气”的外企就是英国老牌航空制造企业Rolls-Royce plc,它还有一个非常接地气的中文名“罗罗公司”。这么说或许很多人会对这家公司感到陌生,那么提到“劳斯莱斯”就不会有人不知道了吧?

2021年,受疫情影响,罗罗公司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经济亏损,急需一大笔资金解决危机,否则将面临企业破产倒闭清算的风险。就在罗罗公司高管焦头烂额之际,中国向他们递来了合作的橄榄枝。

32.jpg

罗罗公司拥有世界前端的航天发动机设计生产制造技术,这项技术对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当时,中国与俄罗斯联合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进入了技术瓶颈期,如果能得到罗罗公司的技术支持,必然轻松突破技术限制。

罗罗公司也十分乐意与中国合作,世界上绝对不会有比中国还要和蔼可亲的“甲方”。与中国深度合作,中国将提供充足的资金帮助罗罗公司度过危机,且面对胖大的中国市场,一旦合作达成,罗罗公司将获得不可估量的经济利益。

中国出资缓解罗罗公司经济危机的同时,也对罗罗公司提出相应的合理要求。面对中国提出的小小条件,罗罗公司却开始犹豫不决。

中国要求罗罗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必须在中国投资建厂,将建造发动机的全套生产线搬来中国。同时罗罗公司必须同意中国收购全套相关发动机技术,包括设计图纸、材料制造清单等等。

面对这些并不过分的小要求,罗罗公司却患上了“被害妄想症”,以中国想要霸占企只是产权为理由,只同意在中国建厂,坚决拒绝转让发动机制造的相关技术。

罗罗公司其实心里打着精明的小算盘。

如果中国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都配备了罗罗公司的发动机,在不转让生产技术的前提下,只要发动机脏了、坏了、旧了。中国就只能再次花钱请罗罗公司派人来维修更换,且每年都要支付给罗罗公司一笔巨额的技术租借费用。

33.jpg

罗罗公司的高管甚至扬言:“比起向中国转让发动机生产技术,他们宁愿选择关闭工厂裁员9000人!”

这算盘打得隔着欧亚大陆都听得一清二楚,面对罗罗公司顽固的态度,中国婉拒了当被罗罗公司宰的“冤大头”,无奈停止了与罗罗公司的合作,选择自主研发飞机发动机。

罗罗公司之所以固执地拒绝向中国提供全套技术支持,一方面是想持续坑中国一大笔钱,另一方面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对中国实施的“技术封锁”政策。

罗罗公司不愿意与中国共享自己生产技术,是在担心中国在学走其技术后,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超越自己,取代其在世界上的垄断地位。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西方国家感受到了威胁,不能接受自己的霸主地位被取代。他们开始大肆鼓吹“中国是危险的”论调,联合起来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妄图将中国制造限制在低端产业上,断绝向高新技术生产发展的道路。

其实,罗罗公司只要愿意和中国合作,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如果能与中国达成长期合作,双方互利共赢,共享技术知识,互相促进,不仅能赚到更多的钱,在发动机生产制造技术上也会有重大革新。

可惜,罗罗公司的刚愎自用最终让他自食恶果,信奉“中国是危险的”论调,失去了中国这个“出手阔绰”的甲方。

罗罗公司真的和自己的“有骨气”发言一样,关闭大量工厂,大量裁员,企业才勉强缓过劲来。

“打脸”来得猝不及防

风水轮流转,罗罗公司大概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最后会求着中国,主动向中国递出橄榄枝。

俄乌战争以来,世界格局发生重大改变,面对欧洲大陆所谓的“正义制裁”论调,俄罗斯毫不客气地切断了输送给欧洲大陆的天然气等生存必需能源。而促成这一切的美国,面对欧洲大陆的求助却装聋作哑。

被美国摆了一道当枪使的欧洲有苦说不出,经济的压力,民众的抗议,企业处在倒闭的边缘。再加上硅谷银行、瑞士信贷银行的接连破产,欧洲各国经济可谓雪上加霜。

为了活下去,罗罗公司这一次选择无视美国的“中国是危险的”论调警告,主动提出要与中国合作,并且同意将生产流水线全套搬至国内,发动机技术的购买也可以好商量。

天道好轮回,打脸饶过谁。当时自己放过多狠的话,今天抽在自己脸上的巴掌就有多响。

和罗罗公司一样,前期嘴硬,后期啪啪打脸的外国企业不是少数。比如,世界知名手机品牌苹果公司。

富士康事件在国内引起热议后,苹果公司试图脱离生产流水线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斥巨资将生产线向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转移。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结结实实给了苹果一个响亮的巴掌。将生产线向印度、越南转移,不仅没能享受到当地低价劳动力带来的资金节约,反而加重了企业生产流水线的负担。

原因非常简单,一套完整的生产线建立,依靠的不只是当地一家代工厂,还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备的相关产业链进行配合,双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印度、越南虽然劳动力成本很低,但高新技术生产产业链基础也十分薄弱,不足以支撑苹果旗下产品“高精尖”产业链的生产。而且生产资料的落后,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的速度。

为此,苹果集团不得不增加成本,将大部分“高精尖”配件在中国生产线生产完成后,运送至东南亚地区代工厂,再次进行简单组装。苹果此举,不仅没有脱离开对中国生产制造业的依赖,反而增加了自己的生产成本。

合理怀疑,这就是苹果旗下产品涨价还取消掉充电器的根本原因。

不仅仅是苹果公司,阿迪达斯、谷歌等世界知名外企,都在试图将在中国的生产线转至劳动力成本低的越南,试图让越南取代中国,变成下一个“世界代工厂”。

这个计划或许在将来能成功,但越南的经济和生产力水平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与生产线完全成熟的中国相比,越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网友戏称:“中国火力全开一天生产的商品数量,比得上越南全民努力生产一个月的量。”

不可否认,外企生产线的转移对我们有利有弊。低端生产线的转移的确会减少我们的GDp增长,减少我国的就业岗位,同时也激励了我国高端生产线的成熟与发展,推动我国自主研发的进步,促进我国生产前景长久稳定地发展。

请务必相信“神秘的东方力量”

面对西方国家的恶意技术封锁和经济制裁,我们越战越勇,直面他们见不得人的歪门邪道。似乎有一种“神秘的东方力量”,当我们面对恶意刁难时,这种神秘力量就会发生作用,让对方自食恶果。

2021年“新疆棉”事件大家还历历在目,那些坚决抵制“新疆棉”,捍卫所谓“自由”的国际大牌,失去了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现在生意惨淡。当时有多嘴硬,现在肠子悔得就有多青。

打着所谓“自由”的旗号,以“新疆棉”为借口,大肆传播“中国是危险”的论调,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他们的算盘打得好,完全忽视了新疆棉花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

这一抵制,不仅没有对中国造成影响,反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新疆棉花不仅没有滞销,反而生意越来越好。反观国际市场,无脑抵制导致棉花价格的上涨与物价的飙升,报应最终都落在自己身上。

中国特有的“神秘的东方力量”是伟大的。汇源果汁濒临破产清算,广大群众开启“野性消费模式”48小时光速盘活;鸿星尔克老板亲自下场劝网友理智消费,却被网友叛逆到预售都买光;白象方便面也被热情的网友买到工厂面渣都不剩……

中国特有的“神秘的东方力量”是无私的。俄乌战争爆发,中国网友用实力向俄罗斯人民证明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好兄弟”。俄罗斯官方网购店铺被瞬间买空,中国人民用这种朴实无华的方式向我们的国际友人表达最真诚的支持。

中国特有的“神秘的东方力量”是公正的。拉贝后人发给中国的求助信得到全国人民的捐助;美国杂货铺老板无惧死亡威胁,坚持将珍贵的历史资料无偿捐赠给中国博物馆,中国在官方投桃报李也回赠给他一份珍贵的“国礼瓷”。

中国特有的“神秘的东方力量”就是中国精神的凝结,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凝结出来的优秀素养。这种“神秘力量”融于中国人的血脉,代代相传,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崛起,维护着中华民族大步向前的进程。

当今世界,中国的发展势头无人可挡。我们大踏步的向前发展,无惧他人的恶意诋毁、猜忌、重伤。随着国家实力的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广泛传播,中国必将重新站在世界前端。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