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盛怒之下,立陶宛被下最后通牒!这一次问题严重了
大国之怒,万钧雷霆。
跳梁小丑立陶宛终于尝到了得罪中国的苦果。
那些以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为主要代表的反华政客们已成千夫所指,他们或许打死也没想到,让中国台湾当局在立陶宛设立台湾名义的代表处后果会这么严重。
他们以为中国与立陶宛的双边贸易额度不大,也就区区23亿美元,其中向中国每年出口才4.9亿美元,即使中国制裁也对立陶宛影响不大。
加之美国和台湾给与的好处,完全可以弥补来自中国方面的损失。
但是立陶宛却忘记了,中国不仅仅是亚洲的大国,更是世界性大国。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中国,这已经触碰了红线和底线,中国下手绝对不会手软。
第一、外交降级,“技术性”断交
11月18日,立陶宛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多次劝阻,批准台湾当局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
中国外交部21日就发表声明,宣布将中国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这是外交关系中最低的级别。
紧接着中国驻立陶宛大使馆就宣布,因技术原因,领事业务自2021年11月25日起暂停。
这就意味着中国虽然在名义上保持着与立陶宛的代办级外交关系,但是在实际上已经是处于技术性断交的状态。
这基本上中国还留有余地,最主要的是欧盟一个面子,不至于闹得太僵。但实质上中国已经用技术手段宣布了中立外交关系的名存实亡。
这也是中国外交务实的一种表现,让圣母欧盟无法说出个所以然来,同时又达到了对立陶宛的外交打击。
第二、交通制裁,中欧班列不再经停立陶宛
由中国开往加里宁格勒的中欧班列,立陶宛是必经之地。在过去,火车通常在维尔纽斯停靠,以装卸集装箱,也是小有繁华。
但现在列车不在维尔纽斯停留,而是直接开往加里宁格勒。这使立陶宛重要的运输行业遭受了严重损失,其最大港口克莱佩达港陷入危机,保守估计将使得六万人失去就业机会。
相比之下当年的希腊希腊不顾欧盟的强烈反对,与中国走近,甚至将自家的港口比雷埃夫斯港的经营权交给来自中国的中远集团,这个港口现在已经是地中海最为繁华的港口。
一损一荣,这就是今天中国的国际经济影响力。
第三、经济制裁,用美国的手段痛打立陶宛
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最屡试不爽的就是长臂管辖,包括中国在内的好多国家都深受其害。
比如最为典型的,美国要经济制裁伊朗,这个时候不光美国各个大中小企业不得与伊朗有贸易往来,而且美国要求中国,欧洲,日本、韩国这些国家都不得与伊朗做生意,买伊朗的石油。谁要是敢与伊朗有往来,美国就立马制裁这个企业,让这些企业不能与美国做生意,不能使用美国控制的世界贸易结算系统。
这就是美国的二选一霸权逻辑。
现在中国正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美国既然怂恿立陶宛挑衅中国,那么中国就只好不客气了。
12月9日,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长曼塔斯·阿多梅纳斯告诉路透社,最近,中方一直向跨国公司发出信息,“如果他们使用立陶宛企业供应的零部件等产品,便将不再被允许向中国市场进出口”。
阿多梅纳斯还声称,现在,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取消了与立陶宛供应商的合同。
不得不说,中国这招绝对的隔山打牛,而且效果那是相当滴显著。
中国让跨国企业在中国和立陶宛之间“二选一”,即含有立陶宛配件的商品不得进入中国市场。这样跨国企业必然对立陶宛的政治举动感到极为不满。因为在小小的立陶宛和中国之间,只要是不傻,都会做出抛弃立陶宛的抉择。
据环球网1月24日的报道,就在最近,立陶宛就被下达了最后通牒,德国和立陶宛本国企业明确施压立陶宛政府,要求其立即改善对华关系,如立中关系还得不到缓和,这些企业就要从立陶宛搬走了。
德国生物燃料生产商“Klasmann Deilmann”就通过其总经理卡明斯卡斯表示,他们不想放弃中国市场,若中立关系迟迟无法改善,他们将不得不“将生产线从立陶宛转移到其他欧盟国家”。
除了德国企业施压立陶宛政府之外,就是立陶宛本国的企业,也纷纷要求立方政府改善对华关系。
就在上个月,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才刚刚会见了本国的商界领袖,后者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的“制裁”已经给他们造成了至少“数亿欧元”的损失,如果中国继续施压,并凭借庞大的市场份额影响全球生产,立陶宛企业的情况“将进一步恶化”。
现在的立陶宛终于感受到痛了。但是痛了依旧不知悔改,而是想要寻找外援。
立陶宛希望欧盟能够出面干预,甚至一起对付中国,结果欧盟直接告诉立陶宛只能帮助其联系中国协调,不可能帮他出头。
立陶宛向美国求救,华盛顿则建议立陶宛更名以缓和紧张的立中关系,并称“台湾代表处”无助“深化台湾和立陶宛的关系”。
求助无门的情况下,立陶宛才想起来中国。又是宣称将派出史上规模最大代表团参加北京冬奥会(其实也就13人)。
又是总统公开表态向中国求和,立陶宛总统瑙塞达称,立陶宛外长已经向他本人递交了修复同中方关系的方案,中立两国将举行峰会。
对此,1月21日,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事再次明确表态。他说:中立关系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立当局在涉台问题上执意采取错误行动,损害中方核心利益,破坏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谁是造成中立关系恶化,一步步导致局势升级的始作俑者,国际社会自有公论。
赵立坚强调:“中方同立陶宛沟通的大门始终敞开,立方如果真的有意改善当前局面,应当向中方展示出诚意,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来”。
反正留给立陶宛的时间确实不多了。接下来中国还会继续制裁加码。一个中国的底线,绝对不允许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