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发叫花子?立陶宛“回报”来了:1亿美元美国“废铁”
近期,立陶宛和美方高层有着密切且频繁的交流,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还和布林肯进行了通话,而双方的来往也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根据相关报道显示,美国为立陶宛提供了一批军事武器,令人感到讽刺的是,这批武器售价1亿美元,相当于是“废铁”,对立陶宛而言,用处并不大。
立陶宛和美国交流频繁是为了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总统瑙塞达、防长阿努绍斯卡斯等人都和美国高层有所交流,主要讨论的还是与中俄相关的一些问题。有报道指出,立陶宛这次给美国当前锋,目的非常明确。
立陶宛与美国交涉后,换来了两个“实质性援助”,第一,外长兰茨贝尔吉斯杰成功和美国签署一份价值6亿美元的贷款协议;第二,防长阿努绍斯卡斯和美方签订了一份“国防军售协议”。
在立陶宛国内,对美立双方成功签订的军售协议大肆炒作,称这份协议的签订,实现了美立两国的国防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看完外媒的一些报道后,不知道的人会以为美国将F-35、无人机和核潜艇等尖端武器都卖给立陶宛了,那可真是令人期待。
然而,梦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这份“军售协议”其实是将价值1.25亿美元的“标枪”反坦克导弹出售给立陶宛,还包括341枚“标枪”F型(FGM-148F)导弹、30个指挥发射单元备件以及技术支持。
协议未说明具体的交付日期,也未表明后续还将出售的武器类型有哪些。
美国将价值约1亿美元的“废铁”卖给立陶宛
大家都知道,“标枪”F型导弹的原型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研发的,这个武器的用途是反坦克和反直升机作战。
90年代,美国将“标枪”导弹进行改进升级,并将其制成具备携行式发射系统,射程为2500米左右的武器,并大量将该武器出售给北约等国家,大赚了一笔。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一个人口只有400万的小国,立陶宛如果爆发现代战争,只要失去制空权,就没办法坚持到“近战摧毁坦克”那一步。
也就是说,美国卖给立陶宛的这些武器根本毫无用武之地,相当于是“废铁”。
十几年前,北约国家就已经将此类单兵防空、反坦克作战武器给淘汰了,大家都开始使用无人机技术和战机来进行作战。
而立陶宛如今买了一堆过时武器,真是握着“废铁”还以为捡到宝了,令人感到可笑。
据俄新社报道,立陶宛最近和美方高层的交流非常频繁。外长兰茨贝尔吉斯、总统瑙塞达、防长阿努绍斯卡斯等人先后“对等”和美国副国务卿舍曼、总统拜登、国防部长奥斯汀会晤或交流,为了中国和俄罗斯相关的问题。
昨天路透社又报告称,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也和布林肯进行了通话,整个高层可谓是“齐上阵”。
即使如此,外媒也披露他们和美国的多次交流中取得的成果非常有限。
报道中提到,立陶宛充当美国的政策前锋,且多次和美国交涉换来的“实质性援助”只有两个:其一是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和美国签订的6亿美元贷款协议,其二是防长阿努绍斯卡斯和奥斯汀签订的“国防军售协议”。
立国内媒体吹捧这份军售协议是“首次实现了两国国防合作”,这阵势让外界看起来以为是美国批准对立陶宛售卖F-35、无人机和核潜艇等尖端武器了。

昨天下午,这份“军售协议”的第一张面纱终于被揭开。美国国防部公告称,美国务院已经批准向立陶宛出售“标枪”反坦克导弹,总价值达1.25亿美元(约合7.96亿元人民币)。
这次的军售协议包括341枚“标枪”F型(FGM-148F)导弹、30个指挥发射单元备件以及技术支持,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神公司将是上述武器的主要承包商。
且该协议相对来说比较灵活,没有明确规定交付日期,意味着后续可能还会有新的武器。
在这份军售协议中的“标枪”F型导弹的原型研发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并在80年代中期进入北约部队列装。
其最初设计是以单兵导弹形式采用管式发射和自动寻找目标,利用简易的定位系统射出后马上就能自动导向目的地,主要是用来反坦克和反直升机作战的。
后续美国在90年代接收并改进了“标枪”导弹后,将其打造成一套具有焦平面热成像寻的器、夜视功能、图像识别、反红外辐射锁定和短波段抗干扰能力的携行式发射系统,装药量也有所提升,射程可以达到2500米左右;后来在伊拉克战争后,这种武器被大量制造并卖给北约其他国家,为美国军售收入赚了不少钱。
值得一提的还有,分析人士认为立陶宛作为一个仅400万人口的小国,发生现代战争后一旦丧失制空权根本坚持不到“近战摧毁坦克”的地步,这种武器没有任何用武之处。
况且从十几年前开始,越来越多的北约国家就已经逐渐淘汰类似的单兵防空、反坦克作战武器了,改用更精准安全的无人机技术和战机来执行任务。
此时美国相当于以1亿多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立陶宛一堆过时且没用的旧货,也可以说是“废铁”。
如果2021年评一个最荒诞可笑国家,立陶宛绝对是最名副其实的国家!这个国家荒诞的程度简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我们都知道,立陶宛为了讨好美国不顾中国的强烈警告,允许台湾当局在立陶宛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结果导致中立关系降级到了代办级,距离断交仅一步之遥。
接着,中国对立陶宛所采取的措施大家也都看到了,可以说是把立陶宛摁在地上摩擦。综合起来,中国对立陶宛总的来说用了四招:
一、把立陶宛从中国海关系统中删除导致其输华商品无法清关
虽然后来暂时恢复了,但应该是考虑到中国进口商的利益,因为有些产品是离岸就结算了,不让清关可能是中国进口商的损失。
但是,有了前面的删除,就一定有接下来的删除,后边立陶宛对中国出口商品会大幅减少。
二、中欧班列取消立陶宛站
中欧班列是中欧经济的大动脉,对中欧经贸发展意义重大。中国取消了立陶宛站,不仅仅意味着立陶宛失去了中国市场,也意味着立陶宛自己的商品运输会遇到问题。
三、要求跨国企业在中国和立陶宛之间“二选一”
跨国产品中,只要有立陶宛生产的配件,就不得进入中国市场。这一招是够狠的,因为这意味着立陶宛的主要贸易对象欧盟的跨国企业,会为了中国市场而放弃立陶宛的配套。
立陶宛的损失是超乎想象的。更为重要的是,立陶宛损失的是市场机会,伤害的是自己国家的产业。
四、中国向立陶宛出口商品大幅减少
很多中国出口商取消了对立陶宛商品的出口,包括中国商业银行对立陶宛的结算也大幅减少,这意味着立陶宛获得中国制造的商品变得困难,立陶宛高官已经说他们不得不从美欧以三倍的价格购买,这意味着美欧可以通过从中国进口商品然后出口到立陶宛赚取丰厚的差价。
中国对立陶宛的反制措施才刚刚开始,后边还有很多。
但面对中国的反制,立陶宛毫无还手之力,只能默默承受。
然而,问题在于,立陶宛是希望从美国那里得到经济好处的,但迄今为止,立陶宛只从美国那里得到了6亿美元的贷款,其它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面对中国远超立陶宛预期的反制,立方也很难受,所以不停向美国、欧盟喊话,要求他们施压中国,并且给立陶宛好处补偿。
美国施压中国?美国施压中国要是有效,还有贸易战、科技战嘛?欧盟就更别提了,整个欧盟的GDP都没有中国多,军事上论啥啥没有,政治上干啥啥不行,欧盟又能对中国怎么样?顶多部分政客叽歪几句。
其实,就连一贯反华的德国媒体都开始批判立陶宛是不顾盟友利益、只为了自己政治利益的自私行为。
所以,我们也看到了,立陶宛的“哀嚎”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回应,中国的反制也不可能有人能够对冲。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还是需要继续树立立陶宛这个“反华斗士”形象以鼓励更多国家反华。
然而,美国自己的通胀都已经到了6.2%了,日子实在是难过,也没什么好处能给立陶宛了。
面对这种局面,怎么办呢?其实,美国搞中国、俄罗斯搞不定,搞掂自己的“炮灰小弟”那还是套路生猛得令人称奇。美国怎么办的呢?
在当地时间12月13日,在立陶宛防长阿奴绍斯卡斯访问美国时,美国对立陶宛是这么干的!
第一招:卖武器给立陶宛。美方同意签署“互惠国防采购协议”,也就是说在立陶宛当了美国的“炮灰”后,美国不但没有给立陶宛任何实际好处,还要从立陶宛那里把钱挣了。
美国防长奥斯汀说,他对立陶宛面临的困境很了解,包括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正在开展的“混合行动”,以及中国对于该国的压力。
他声称:“我赞扬贵国政府对中国的坚定政策,我们也知道你们因此而遭到报复。”奥斯汀承诺继续与立陶宛军方携手,共同推进双方“共同的利益和价值观”。
这一招真是绝了,美国鼓动立陶宛得罪中国和俄罗斯,然后让立陶宛感觉到国家的安全危机,再利用立陶宛这种心理,把美国武器高价卖给立陶宛······美国里外里都是赚了,但奥斯汀的话是真的得了便宜还卖乖,吃准了立陶宛。
第二招:如果说第一招还正常的话,这第二招简直是散发着无比邪魅的力量。
根据美国国防部的消息,美国防长奥斯汀在会见阿奴绍斯卡斯致辞时表示,“立陶宛已然成为该地区的民主灯塔(beacon of democracy)……这为(美国)其他盟国树立了可以效仿的、重要的榜样。”
“民主灯塔”?这词汇以前谁敢用啊?
那都是“御用”词汇,美国才配“民主灯塔”的称谓!听到美国防长如此“称赞”立陶宛,阿奴绍斯卡斯说话都磕巴了,他激动地回应说:“身处自由世界的首都真是太好了。”
阿努绍斯卡斯还再三强调,美国的支持对于立陶宛来说“意义重大”,并极力赞扬美军对于维护欧洲安全的作用,称之为“欧洲大陆的主要安全保障”。这位防长先生,就差趴下来山呼万岁了!
不过,这“民主灯塔”实在是不是什么好词汇了!原因很简单,连美国媒体现在都认为美国这个“民主灯塔”不亮了,全世界都觉得美国的所谓民主出了问题。
现在说“民主灯塔”这个词汇充满着讽刺的味道,尤其是美国这个已经不亮的“民主灯塔”封了立陶宛一个“小灯塔”。“大灯塔”都塌了,这封赏的“小灯塔”那不是可笑吗?由此可见,立陶宛这样的国家,是太容易忽悠了!
但美国的这忽悠功夫,也真的是太没底线了,都把立陶宛快搞残了,然后封一个“民主灯塔”完事了!
其实,立陶宛防长这次访美还真不是玩,有“正事”,那就是邀请美国驻军立陶宛。哪有国家心甘情愿当“被占领国”的?
立陶宛就是。他为什么这么迫切希望美国驻军?原因有两个:
一是俄罗斯随时准备修理乌克兰的架势让立陶宛吓到了,担心自己也有一天被俄罗斯军事修理。
这事还真不好说,如果俄罗斯收拾完乌克兰腾出手了,不排除对立陶宛也采取一些手段,立陶宛的那些政客们心里害怕极了,所以也不顾上什么国家利益了。
二是俄白一体化吓到了立陶宛。立陶宛与俄罗斯之间本来隔着白俄罗斯,现在俄白一体化意味着,立陶宛与俄罗斯又近了,未来白俄罗斯也可以“欺负”立陶宛了,这让立陶宛心有不安,所以想拉虎皮做大旗。
立陶宛总统12月9日专门打电话给美国总统拜登,请求美国在该国部署永久性部队。啥是永久性部队?就是跪伏在地,永远当美国的孙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