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综合热点

对立反制“三步走”中国加码,立陶宛正为挑衅付出代价

时间: 2022-01-01 19:04:17

 据海外网日前报道,立陶宛装卸公司协会主席维多塔斯•希里奇科表示,2021年克莱佩达港失去了部分白俄罗斯石油产品和化肥货物,其中石油产品损失巨大,累计约200万吨。

目前港口还没有因货物减少而裁员,但2022年不排除这种可能。

希里奇科还称,受立中关系影响,一些客户开始避开克莱佩达港,转而将集装箱运往拉脱维亚或波兰的港口。

立陶宛港口的货物吞吐量2022年可能会下降30%到40%。港口公司正通过接触新客户以弥补损失,但考虑到目前的地缘政治形势,这并不容易。

31.jpg

立陶宛遭受这样的损失,可谓是自作自受,其作为一个东欧小国,本可以在世界上与世无争,与各国发展良好的关系,这也符合一个小国的生存之道,也能够给立陶宛带来稳定的发展和利益。

但它偏偏不这么做,其彻底倒向美国,开始追随美国的脚步在国际上不断挑事。

对中国就不用说了,公然践踏“一个中国”的原则,要在立陶宛设立“台湾办事处”。

对俄罗斯也是极尽反对和敌视,甚至邀请美国在立陶宛永久驻军。

现在美国对白俄罗斯出手,它也开始与白俄罗斯划清界限。可谓是一直在作死的路上狂奔。

32.jpg

现在的立陶宛对华态度依旧没有发生变化,“反华”仍旧是其主要对华策略。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情况,中国方面也在持续发力,让立陶宛付出应有的代价。

毕竟这事关中国的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立陶宛跳出来搞事情,我们就必须给它拍下去,进而在国际上立威,让其他国家看到得罪中国所要承担的后果。

这样一来,才可以有效杜绝那些想要跟随美国浑水摸鱼的家伙。

如今看来,中国对立陶宛出手,大概分为三步走。

第一阶段,是外交方面的交涉和关切,对立陶宛公然践踏中国底线表示抗议。而后降级了两国外交关系,差一步双方就要“断交”。

此举在国际上表明了中方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挑战我们的底线,我们是不惜与其断交的。

在这个阶段,中方的外交动作,是循序渐进的一种状态,是给立陶宛留下了选择的空间的。

但其一意孤行,非要一条道走到底,中方也只能强硬反制。

33.jpg

第二个阶段,是在经贸领域对立陶宛进行反制,立陶宛企业的一些订单被中国合作商取消。

前些日子,立陶宛知名啤酒品牌沃夫狼(Volfas Engelman)便声称,10月起陆续被(中国大陆合作伙伴)取消订单,损失超过50万欧元。

而台湾方面,也针对此事进行了炒作,要为立陶宛出头,呼吁喝爆“立陶宛啤酒”。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官方几乎没有出面,也没有政府相关部门主导对立陶宛进行经贸制裁,可以说是中国社会自发做出的应对。

第三个阶段,就是中国发挥国际影响力,对立陶宛进行反制了。

如今的立陶宛港口货物吞吐量将大跌,日前,德国商会也警告立陶宛:如不改善与中国关系,将关闭德企在立工厂。

这些都是中国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对立进行的反制。

这个阶段,势必会让立陶宛感觉到痛,让其明白得罪中国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

中国方面对立陶宛持续出手,层层推进,是有一定考量的。一方面是立陶宛毫无悔意地不断挑衅,让我们不得不加大反制力度。

另一方面,如此做,可以在国际上树立中方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因为面对挑衅,中国一直在给立陶宛留有机会,这展现的就是大国的胸怀和担当。

而层层推进,也可以让中方占据道义上的优势,毕竟我们每一步的反制都是立陶宛挑衅在先,中方反制是有理有据有节的。

而且如此反制,还可以展现出中国对立陶宛持续威慑的能力,让世界各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力量的强大,挑衅就要付出代价。

目前来看,这些反制动作,也不过是刚刚开始罢了,立陶宛如果不能悬崖勒马,后续这些动作估计都会持续加强。

届时立陶宛的损失很可能就是全方位的了。而以美国事事自己优先的政策,能给立陶宛的,除了6亿贷款之外,估计不会再有多余的东西了。

毕竟立陶宛的利用价值也就这些了。

所以说,立陶宛可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它哭的时候。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