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制裁前所未有!立陶宛前总理发文:瑙塞达疯了
据环球网12月30日消息,在中国与立陶宛关系紧张不断升级的背景下,立陶宛前总理、“立陶宛绿党和农民联盟”主席雷蒙纳斯·卡尔保斯基斯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激烈批评现任瑙塞达政府的对华政策疯了,并希望中方不要因此惩罚所有立陶宛人。
卡尔保斯基斯称,中国对立陶宛的制裁是前所未有的。
他在文章中写道:“立陶宛企业将先遭受损失,随后将不得不通过提高立陶宛人民的税收来弥补这些损失,金额将达到数十亿(立特),从长远来看,这将成为阻碍立陶宛经济发展的原因。”
从卡尔保斯基斯的发文可以看出,中国方面维护主权的决心和意志是立陶宛方面没想到的。
从一开始,立陶宛政府就试图为自己挑衅中国的行径开脱,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11月21日,立副外长接受媒体采访时甚至乐观地认为,该“代表处”运行一段时间后,所有人都会明白其性质,中国方面自然会接受这一现实,对华关系到那时将恢复正常。
但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方面从批评、谴责、外交降级直至经济惩罚,一步一步地对立陶宛进行反制,丝毫也看不到缓和关系的可能。
想想也知道,一个大国在面对小国的主动侵害时,怎么可能会是率先让步的一方,只能说立陶宛的政客着实幼稚得可笑。
而中国反击所造成的损失,也超乎立陶宛政府的预计。
在评估中立关系因立陶宛设立“代表处”受损时,立陶宛政府认为中立两国的经贸联系并不多,中国市场对立陶宛的重要性意义不大,“中方制裁”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现实远非他们看到的两国几亿美元的进出口数据。
正如卡尔鲍斯基斯所批评的那样,现政府的行动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从人们的情绪和计划到对企业的投资。
我们看到,虽然中国与立陶宛的直接贸易金额不大,但全球化时代牵一发而动全身,立陶宛与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的间接联系,其实是十分紧密的。
前不久,欧盟在华商会要求立陶宛政府想办法改善对华关系,否则将撤出其在立陶宛境内的生意。
德国跨国汽配企业大陆集团明确表示,将把部分生产设施从立陶宛转移到其他国家。
要知道,中国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汽车企业有一半的产品销往中国,怎么可能为了立陶宛得罪中国的客户呢?
都不用中国方面提醒,他们就会自觉规避这一风险。
卡尔保斯基斯谈到,“我们将蒙受数十亿的损失,而(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在华盛顿被某些人接见,立陶宛在那里以及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好处?”
他这话说到点子上了,美国除了给立陶宛颁发了一朵东欧“民主灯塔”的小红花外,还有什么?
马克思告诉我们,人离开了利益是要出丑的。国家同样如此,立陶宛为讨好美国让自身利益受损的行为,注定是不可能持久的。
我们看到,不仅仅只是卡尔保斯基斯,立陶宛国内开始反思的人越来越多,而立政府最新民调支持率跌至历史最低水平17.3%,仅剩不到两成。
立陶宛这样一个小国,最好的生存之道就是老老实实地,谁也不得罪。
像立政府这样,把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全球大国全部得罪,甚至主动卷入大国博弈的漩涡,未来有他们的苦果吃,即使重蹈几十年前覆灭的下场也没有什么好惊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