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综合热点

火爆上当!您信不信,人民币第一,占比一度达到100%?

时间: 2021-07-06 13:58:30

 近日,网络上炒作的比较火爆的一个话题,是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6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5月的全球支付货币占比排名中,欧元已超过美元成为全球最主要支付货币。SWIFT数据显示,2021年5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欧元的占比为39.03%,超越美元的38.35%,成为全球跨境支付的首选货币。紧随其后的英镑和日元分别以5.78%和3.02%的占比占据第三、四位,人民币则以1.9%位列第五。值得一提的是,欧元在5月成为全球最活跃货币,其所占支付份额达到2013年2月以来最高点。使用英镑支付的占比则连续四个月下滑,已跌至2010年以来最低。美元的占比也降至1月以来的最低点。

31.jpg

在5月的排名中,人民币占比1.9%,超过加币1.81%,重回全球第五大最活跃货币。SWIFT为200个国家/地区共11000 多家金融机构处理跨境支付数据,向客户及金融业提供数据支持。2010年10月,SWIFT开始以这种方式追踪人民币跨境支付占比,当时人民币排名第35位。

32.jpg

我估计,几乎所有看到上述新闻的网友,都会感觉我们的人民币所占的国际市场份额,实在太可怜了。1.9%位列第五,这点可怜的占比,漫说对美元形成威胁,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都貌似是一种侥幸。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现在,就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吧:

首先搞懂一个概念,SWIFT结算系统。

 

所谓SWIFT,就是“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或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的缩写,是国际银行同业间的国际合作组织,也被称为SWIFT组织。

此结算系统就好像我们的银联,各银行之间的划款必须通过银联系统,银联收取相关服务费用。但它名义上是国际组织的行业协会,但实际上,是受美联储严格控制的,主要由私人财团所构成的,世界上最庞大、最完善的国际货币的结算体系。

1973年5月,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15个国家的239家银行宣布正式成立SWIFT,其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它是为了解决各国金融通信不能适应国际间支付清算业务量的快速增长而设立的非盈利性组织。负责设计、建立和管理SWIFT国际网络,以便在该组织成员间进行国际金融信息的传输和确定路由。

从1974年开始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至1977年夏,完成了环球同业金融电信网络(SWIFT网络)系统的各项建设和开发工作,并正式投入运营。

该组织创立之后,其成员银行数量逐年迅速增加。从1987年开始,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包括经纪人、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等,开始使用 SWIFT。该网络已遍布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家金融机构,提供金融行业安全报文传输服务与相关接口软件,支持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实时支付清算系统。

1980年SWIFT联接到香港。我国的中国银行于1983年加入SWIFT,是SWIFT组织的第1034家成员行,并于1985年5月正式开通使用。之后,我国的各国有商业银行及上海和深圳的证券交易所,也先后加入SWIFT。

进入90年代后,我国除国有商业银行外,所有可以办理国际银行业务的外资和侨资银行,以及地方性银行,也纷纷加入SWIFT。SWIFT的使用也从总行逐步扩展到分行。

33.jpg

SWIFT的协议、规则,都是由美国主导和制定的。硬件方面也都是由美国兴建和提供的。因此,SWIFT系统内所有的结算数据,都无一例外地掌握在美国人的手中。

例如,我们要将汇款由A国汇至B国,首先要在A国用本币按照当前的汇率兑换成美元,再通过SWIFT结算系统汇至B国银行,然后在B国按照当时的汇率折算成B国的本币。

熟悉网络的都知道,全球域名逻辑服务器一共13台,虽然不是全部在美国,但是访问数据流被美国掌握着,一旦美国切断某国的访问权,这个国家就只能和世界网络脱离关系了。(为防止美国断网,各国都在备份域名服务器,也就是现在的ipv6)。

SWIFT就如同域名的服务器,电汇的各方数据都在美国的掌握之中。美国控制者各方的权限。只要剔除任何一个国家的权限,他就不能再进行国际汇款。美国经常利用SWIFT,冻结一些国家的美元账户,使得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不能使用。比如伊朗、俄罗斯、利比亚都受过这样的制裁。

但必须要清楚的是,冻结一个国家的美元账户,是美联储干的孬事。这真的同美国政府没有一毛的关系。美国政府在这里,只是美联储的一个传令官。

到此我们已经明白,所谓SWIFT结算系统,本质上,就美联储假借国际行业协会的名义,所构建的,完全由美国银行家所控制的,世界上最庞大、最完善的、私人国际货币结算体系。

美国的金融大佬,可以控制任何使用SWIFT结算系统的国家的经济命脉。服气了没?

34.jpg

中国于2015年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目的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便于加入该系统的金融机构,轻松进行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支付和汇款等业务。

截至2020年7月底,已有97个国家和地区的984家金融机构加入该系统。加入CIPS系统的金融机构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系统持有账户的“直接参与者”,另一类是通过“直接参与者”进行交易的“间接参与者”。在951家间接参与者中,从所在地区看,包括中国国内金融机构在内的亚洲金融机构最多,达到731家,超过全体加入者的七成。欧洲有124家,非洲有37家金融机构加入。但是,北美和南美的金融机构一共只有41家加入,数量较少。

人民币结算体系成员

目前全球至少有28个国家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我国领土周边和一些海湾国家。包括越南、蒙古、老挝、尼泊尔、俄罗斯、吉尔吉斯、朝鲜、哈萨克斯坦、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阿根廷、土耳其、巴基斯坦、尼日利亚、伊朗、阿尔及利亚、新加坡、英国、加拿大、德国等。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外汇储备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相信越来越多的国家能够直接用人民币结算。

除中国和亚洲之外,俄罗斯和非洲的金融机构加入CIPS系统的现象突出。考虑到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有学者认为,人民币“与其说是要跟美元竞争,不如说是要建立新的经济圈,推广人民币支付系统”。

35.jpg

也就是说,我国于2015年建立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其实是独立于美国主导的SWIFT体系之外的,另一套货币结算系统和通道。

这样,世界各国的外汇结算,除了美元这一途径之外,另外还拥有了人民币这一结算途径。

也正是因为有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世界各国才拥有了抵御美国人剪羊毛的基本条件和手段。

例如2018年美联储就试图用加息的手段、来减少流动性,借此抽干各国实体经济的血脉。但在经过数次加息之后,由于我国及时出台了海南自贸区等重大的建设项目,吸引大量资金通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投入我国。从而直接导致美国人剪羊毛的企图彻底流产。

美联储眼看着自己的加息,非但无法剪到羊毛,还被人民币趁机挤占了大量的美元地盘。无奈之下,美联储只好在2019年中期(8月份左右)启动了减息的进程。实指望通过减息来增加国际市场上的美元供应,夺回一部分失去的领地。

但出乎意料的是,离岸人民币的汇率,却应声下跌。这就意味着,国际市场上有大批的商人在囤积美元,抛售人民币,导致人民币的流通份额进一步加大......美联储和特朗普当时,都急眼了,同声指责中国操作汇率。

其实,离岸货币的汇率是任何人都无法操作的,人民币离岸汇率的下跌,纯粹是市场反应。当时,全球美元的日均交易量为6万亿美元,1.2万亿发生在美国境内,剩下的4.8万亿都发生在美国境外。全球人民币外汇的日均交易量大概在2850亿美元,而其中的1650亿都是发生在离岸的经济活动当中的,只有1200亿发生在境内。

仅从上面的数据就能看出,不论是我们的央行还是美联储,都是无力操纵国际市场的汇率的。

至此,美元在同人民币争夺地盘的较量中,除非保持自己的利率不变能够维持住自己的份额。否则,不论加息还是减息,都会导致人民币的扩张。

这也就意味着,美联储已经丧失了剪世界羊毛功能。人民币在抵御美元霸权方面,开始发挥出中流砥柱的作用。

36.jpg

(您记住了吗?从2019年之后,美元已经丧失了剪羊毛的功能。但现在,我们依然能够在网络上看到,还有人在传播关于美国人伺机剪羊毛的消息。说实话,这类人不是没脑子,就是没良心。甭搭理他。)

但问题是,人民币究竟是怎样让美联储丧失剪羊毛的功能的?

根源就在于,除了我国及时出台相应的应对政策之外,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国还拥有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这一结算通道。

什么叫剪羊毛呀?剪羊毛说白了,就是:“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这里过,留下买路财”。

世界只有美国主导的SWIFT这一条通道时,要想跨境支付,就必须使用美国人的路径。这样美国人收取了相应的买路钱不算,还对资金的流向、数目,甚至是用途,都一清二楚。这就不光是剪羊毛这等小事了,简直就是任人宰杀的境地。

比如说某贪 官吧,将自己贪 污的钱往国外银行那么一存。美国人立刻什么都知道了。以后这个贪 官就只能是美国人的走狗了。敢不听美国人的,冻结资产一分拿不回来,这是轻的。说不定美国人一不高兴,还会将存款细节曝光,让他身败名裂。

还有一些商人、名人等,在国内挣了点钱感觉放到国内不安全,随手存到了国外。他基本上也就离走狗不远了。敢不听话,冻结资产怕不怕?......话扯远了。

美元霸权是由多个条件支撑的,其中SWIFT作为唯一的国际结算体系,就是一根重要的支柱。而我国上线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之后,SWIFT的唯一性,就立刻被打破了。

所以美元霸权,在出现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之后,就开始变得不那么稳固了。

人民币,就此也就成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块基石。而对人民币起到最关键的支撑作用的,除了中国制造,就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37.jpg

看到这里您也许已经明白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实际上事独立于美元控制的SWIFT结算体系之外的,人民币结算体系。

下面我们再看网络炒的火爆的那个新闻:

SWIFT数据显示,2021年5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欧元的占比为39.03%,超越美元的38.35%,成为全球跨境支付的首选货币。紧随其后的英镑和日元分别以5.78%和3.02%的占比占据第三、四位,人民币则以1.9%位列第五。

看出问题了吗?

对了,这只是SWIFT数据显示的结果,而我们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内的结算数据,在这里是得不到体现的。

虽说SWIFT网络已遍布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家金融机构,但我们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也有97个国家和地区的984家金融机构加入该系统哟。

而且加入我们的,诸如俄罗斯、伊朗、朝鲜等,都是以国家整体的形式汇入。而SWIFT的8000多家,则以私人财团居多。再加上我们的贸易总量是32万亿(人民币),美国则只有3.84万亿美元(相当于25万亿人民币)。

因此粗略估算,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所起的作用,至少在美元的四分之一以上,达到10%左右。这几乎是英镑、日元、加元的总和。

所谓的1.9%位列第五,只是SWIFT的统计结果。难道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内的结算数据,就不属于全球支付体系内的数据了吗?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统计结果,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我估计人民币所占份额要达到20%以上,位列第三。

但对美元来说,人民币最可怕的地方,并不在于她所占的市场份额的大小。而在于她拥有独立的国际支付体系CIPS——这才是最可怕的。

38.jpg

欧元超越美元了,这在美国人看来,并没什么大不了的:有全球唯一的结算通道攥在手里,稍一用力,欧元还不得“立刻大脑供氧不足”?

但现在,美国人敢对人民币发力吗?

我觉得他不敢。因为他一用力,人民币就会连那可怜的1.9%也没了,都跑到CIPS去享受自由了。这样的话,SWIFT对人民币的统计结果,就是零。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就如同美元的占比达到100%一样,绝不是什么好事。甚至是一场灾难!

我确信,CIPS在起步阶段,人民币的占比就几乎达到了100%!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