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综合热点

中国进入反攻模式,一出手就打到欧美痛处,西方霸权开始瓦解

时间: 2021-05-02 18:19:12

   自特朗普、拜登两届美国总统频频对华出手后,中国彻底不再对西方抱有幻想,转守为攻,开启了全面反攻模式。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就是中国近期行动最好的写照。

1.jpg

中国作为全球最强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美亡华之心一直不死,早年特朗普开展了对华“第一轮围剿”,主要在经贸、科技层次打压我们国家,但这位商人总统没想到这是一招“七伤拳”,自损一千杀敌八百,中国对美出口额不升反降,反倒是美国对华出口额节节败退。所以第一阶段以中国取得胜利圆满结束,此乃不动如山。

一代新人换旧人,特朗普归老,拜登登台,但美国优先政策依旧没有太大的变化,中国依旧被美国视为最大眼中钉,于是“第二轮对华围剿”正式打响。

和特朗普的短视不同,拜登的手段更为高明,打着人权的旗号频频对中国表示关心。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拜登的关心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先是延续蓬佩奥的种族灭绝谎言,再对中国棉花出黑手,污蔑中国存在“强制劳动”,再联合欧盟以及澳加英新32个国家联合制裁打压中国官员和机构,一套组合拳打得又快又狠。

但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所言,这几个国家弄错了时代,身子进入21世纪,但脑子还停留在19世纪末的晚清。

2.jpg

如今的中国确实不是一百年前的晚清政府,而是连美国都要惧怕需要呼朋唤友才能抗衡的强国。这次中国没有惯着他们,首先对欧盟进行了超级加倍,制裁了欧盟10个“反华”官员以及4个机构,力度之大实属罕见,随后对英美加等多个国家进行反制裁。

此次中国的反击行动可谓是侵掠如火,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给了欧美等“反华”国家一个当头棒喝。

3.jpg

除了被动反击,中国也进行了多层面的反攻,让世界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华民族。稳住周边,立足亚太,分化西方盟友,瞄准美国软肋,削弱美国势力范围,这是中国近期外交的概括。

中国在外交方面双管齐下,派出一文一武两名大将,文有王毅外长,先后出使了中东六国,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不仅与伊朗签订了《25年全面合作协议》,更是与土耳其、阿联酋以及沙特等美国重磅盟友取得共识,这是美国在过去都没有做到的。

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更是直言支持中国在内政上的正确立场,反对个别势力挑拨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至于个别势力指的是谁相信大家都懂。

4.jpg

武有国防部长魏凤和访问欧洲四国,先是访问匈牙利,后拜访希腊、塞尔维亚以及北马其顿等三个国家。和美国前任国务卿蓬佩奥在欧洲处处碰壁不同,魏凤和部长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本次欧洲行程有两个点必须要提,一是魏凤和部长亲自感谢匈牙利,其在欧盟对华发动制裁时不与其同流合污,选择为中国仗义执言,是我们中国的好朋友,更说明始终有国家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

二是魏凤和部长出访塞尔维亚时,首先来到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遗址凭吊烈士,郑重承诺“中国军队决不允许这样的历史重演”,一方面是对烈士的告慰,另一方面也是在警告西方国家,中国已经不是弱小的国家了,中国军队完全有能力保卫国家。

5.jpg

除了中东地区外,中国也没有忘记自己基本盘亚洲,先是邀请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以及菲律宾东盟四国到中国做客,并邀请韩国外长郑义溶访问中国。

和拜登要求德国联合抵抗中国被默克尔呛“德国和美国有不同的利益”不同,中国两次外交活动都取得完美落幕,早前韩国方面甚至直接拒绝美国选边站的要求,马来西亚外长沙姆丁·侯赛因更是深情对王毅外长“表白”,称“你是我永远的老大哥”。

这次亚欧中东地区三次外交活动中方满载而归,动作之快就连西方国家都没有反应过来就结束了,不可不谓是其疾如风,动作又快又准,处处瞄准美国软肋。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的朋友遍布世界各地,美国不得人心,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霸权势必瓦解。

6.jpg

在经济层面上,中国也是有备而来。针对美元霸权中国联合了多个国家进行削弱,日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出访中国,并于桂林与王毅外长促膝长谈,代表俄罗斯方面提出与中国深度合作,加强去美元化的想法。

此外中国与伊朗签订的《25年全面合作协议》涵盖能源、基础设施、制造业等多方面内容,并落实了双方交易采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而非美元的合作方向,随后美国的铁杆盟友沙特方面也试图跟进,这对和石油挂钩的美元体系将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中国近期的动作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环环相扣,用其徐如林形容再好不过。一旦中国和俄罗斯、伊朗等多国推行的政策圆满落实,势必加速美国的衰落,而美国只能看着这一切无能为力。

7.jpg

美国从根上已经开始腐烂,国内糟糕的疫情,国外破碎的盟友关系,无一不再宣告这个唯一的超级大国已经垂垂老矣,头上盘旋的雄鹰早已变成了秃鹫,而这也证明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不得人心!

中国奉行不结盟,但和朋友的合作从来没有上限;美国有很多盟友,却没有一个真心相待的伙伴。美国政客永远奉行“美国第一”原则,这一点奥巴马是,特朗普是,拜登也是,不管这帮美国政客如何侃侃而谈,他们唯一想做的便是趴在世界各国身上吸血,给美国这个“老人”续命。

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势必衰落,新的国际关系正在缓缓形成,美国已经不是时代的主角了,朋友们你们认为哪个国家才是呢?

   当潮水退去时,趾高气扬的美欧政客才会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等真理,仍然适用于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3月26日,俄罗斯外交部说了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拜登的首次记者会很不自然,俄罗斯不过就是在看一场“表演”。

俄罗斯的言下之意无非就是:年事已高的拜登已经力不从心了,答非所问、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且不说,还苦心安排好了一切——记者会之所以姗姗来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拜登没信心面对“单刀直入”式的提问。

8.jpg

如果不是因为胜券在握,拜登怎可能如此底气十足?

和年近80的拜登一样,美英法德也在走下坡路——没有谁能永远延续霸权,曾经的大不列颠如此,现在的美利坚也不例外。

就在这几天,美英法德传来了四个噩耗。

消息一,美国亚裔揭竿而起,白宫有力使不出,拜登下令降半旗。3月26日,美国弗吉尼亚发生了一起悲剧,至少2人当场死亡、7人因此受伤。在这之前,21岁的美国白人还曾枪杀6名亚裔女性,这件事在美国上下引起了巨大反响。

9.jpg

摆在拜登面前的难题主要有三个。

1,怎样加强控枪,以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

2,如何阻止白人歧视、欺负甚至是虐杀亚裔和非裔。

3,想闯入美国的那些难民该怎么办?

拜登表示,民粹主义、仇外主义、白人主义至上情绪都是要不得的,必须确保亚裔不再受到针对。为表达对“白人枪杀少数族裔”的愤怒和不满,拜登还要求白宫、华盛顿和全美各地的公共场所以及军事哨所,全部将美国国旗降半旗。

10.jpg

当下拜登正在呼吁参议院支持控枪法案,但就目前看,拜登控枪的决定,与美国军火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想法,完全就是反着来,怎可能如愿以偿?

特朗普执掌美国时,非裔隔三岔五就要走上街头,如今非裔消停了,华裔和亚裔却选择了站出来挑事。亮丽风景线从未断过,以至于佩洛西感到应接不暇——这可怎么办?

消息二,英国爆发大规模抗议游行,约翰逊非常无奈。3月26日,英国抗议者再次走上了布里斯托街头,并与手持警棍、盾牌的英国警察打了起来,不少抗议者被警察按压在地、动弹不得。

11.jpg

在这之前,抗议者还曾袭击过英国警察,甚至还烧了英国警车、砸了英国警察局。英国抗议者们之所以如此怒不可遏,一是因为对抗疫方案不满,还有就是,英国议会偏袒警察、刻意针对抗议者的决定,彻底惹恼了英国民众。

在英国疫情仍在扩散的当下,一向嘴硬的约翰逊终于“低头”了。约翰逊表示,在抗击疫情上,群体免疫的做法是错的,他很后悔采取这个方案。

但问题在于:约翰逊现在后悔又有什么用?

12.jpg

消息三,法国也乱了。在法国巴黎和马赛港口,走上街头、举起横幅高喊“要自由”的法国抗议者不计其数,闹腾了几年的“黄背心”运动,丝毫没有消停的倾向。

消息四,德国混乱此起彼伏,默克尔请求民众原谅。对德国来说,2021年注定不同寻常,铁娘子默克尔已明确表示,会在今年退出政坛,且不寻求继续执掌德国。

默克尔决定低调退场后,一心想拿下宝座的德国政客,纷纷开始了折腾,蠢蠢欲动的德国右翼、打着小算盘的亲美势力都在布局。

13.jpg

在德国经济状况不容乐观、疫情仍在持续的当下,“横向思维”等右翼势力不断煽风点火,数万抗议者纷纷表示,必须停止最严厉的抗议措施。

或许是因为胳膊拧不过大腿,默克尔选择了道歉。默克尔在3月24日表示,试图实施最严格封锁方案的决定,确实错了,但这是她一个人的错,请求德国民众能原谅她。

实际上,从德国不断炮轰俄罗斯、铁了心给美国当棋子的表现来看,后默克尔时代,默克尔已经很难控制德国局势了。

马克龙曾在演讲时表示,西方霸权正面临穷途末路,北约已经“脑死亡”,美国不值得信赖,欧盟是时候重新考虑未来了。

14.jpg

 

 

当美欧不再能像过去一样薅羊毛、敲竹杠时,美欧中产阶级就会失去“坐在家里吹着暖风吃面包”的机会,这也是美欧陷入混乱的真正原因。

由此看来,西方的空气确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甜,但美英法德要面对的挑战,或许还在后头。

  不出意料,“狗”终究还是叫了!

15.jpg

 

 

讲真,对于这群为了几瓢“狗粮”就忘根背祖的东西,戎评真的已经不想再多费半点口舌。

无他。

往事早已证明,于他们而言,“脸”是不存在的。

你愈是骂他们无耻乃至气急,似乎愈加从侧面证实了他们工作的出色,随之而来的,反倒是其垂涎“狗粮”的多舀几瓢。

16.jpg

理智告诉我们,真正绝了这些“恶心东西”存在的办法只有一个:

用真实,崩塌谣言的根基!

从根上,砍断舀狗粮的那条黑手!

中美交锋后,美国已成世人笑柄,天下丑闻

据***3月21日报道:

在结束了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之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于3月22日至25日前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外长会议,与欧盟领导人接触并与比利时官员会晤。

17.jpg

据悉,对此次布林肯赶赴欧洲的“紧急会晤”,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负责欧洲与欧亚事务的代理助理国务卿菲利普·里克,在记者吹风会上解释称:

布林肯此举意在与欧盟伙伴共同磋商如何应对美欧共同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对此,菲利普·里克补充称:

国务卿将与欧盟磋商,讨论如何合作应对来自伊朗、俄罗斯和中国的“全球挑战”。

不得不说,如今的美国是真的既“怯懦”又“可悲”了!

不就吵了一架吗?

这着急上火“搬救兵”的样子,是昏了头的送上门挨宰?还真就是疲软无奈的难言之隐?

18.jpg

 

 

“搬救兵”也就搬吧!

你堂堂“大哥大”,倒是拿出几天前那份敞开了喊话的豪气啊?!

如果戎评没记错的话,就在中美阿拉斯加高层战略会谈之前的几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还在其演讲中强调:

美国要从实力的角度与中国接触。

19.jpg

什么是美国语境中的“从实力角度与中国接触”?

93年的“银河号”,美国说要搜,你不让搜也得搜!

96年的海峡两侧,美国说不准动,你想动也不能都能动!

99年的驻南使馆,美国说是不小心误射,两枚导弹顺着一个窟窿炸进去,那也是误射!

这就是美国以往的“从实力角度与中国接触”。

根本不用过多的考虑事实真相、根本不用过多的考虑对方的感受、同样,也根本不用在意太多“不用过多考虑”之后的冲动后果...

有什么怕的?

大不了,事后甩给你34567.86元。

20.jpg

 

 

毋庸置疑,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美国实在太强大了!

这种强大,甚至已经让他们在作出重大国际决策的时候,“理智”都成为了可笑的负担!

是的,在几十年的“强大”下,如今的美国早已丧失了理智。

而这种理智,抑或是能力的丧失,正如戎评在之前的文章中所评述的那样:

今日之美国,执拗的重复着那些曾经让他们获得成功的“程序”和“仪式”,他们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伟大的先辈这么做了,成功了。自己只要坚持这么做了,就一定也会成功!

于是,我们再一次的目睹了拙劣的演技、万年的套路

                   ——在中美阿拉斯加会谈的前7天,在拜登的撮合下,美国在印太区域最为亲密的盟友—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三国领导人齐聚商讨。

在会上,美国总统拜登用不直接点名的方式,公开宣称“致力于确保印太地区依照国际法进行治理、维护普世价值、免遭胁迫”。

而更加有趣的是,唯恐世人不明“制裁中心点”的四国,更是就南海、网络安全、半导体供应链等多个领域,达成了所谓的“共识”!

21.jpg

 

 

此外,似乎是为了进一步的加重谈判的筹码。

就在四国峰会之后的仅仅三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劳埃德又共同飞赴东京和首尔,先后与日韩举行了高级别的“2+2”会谈。

这次不再“虚伪”。

在会谈中,布林肯和劳埃德不仅大谈美日韩联盟,在会谈结束之后,三方更是罕见联合声明谴责中国,声称中国的行动违反现有国际秩序!

此外,似乎是为了作为对共识达成的强硬,在此后的几天里,美国还陆续对多家参与了南海造岛的中国企业及一些中国官员,发出了制裁....

22.jpg

针对的目标只有一个——中国。

服务的对象只有一场——中美阿拉斯加高层战略对话。

不可否认,即便是放在世界范围内来看,美国此番四处串联而获得的支持,都可谓是“声势滔天”!

当然,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此种外交层面的“极限施压”下,不论是曾经的苏联还是日本,都最终屈服在了美国的脚下。

因此,面对即将到来的“会议”,美国实际上是信心满满的。

23.jpg

 

 

他们满心以为,只要自己照着曾经的“程序”来上一次,所谓谈判不过只是走一个过场,胜利其实早已在谈判开始便已经注定!

于是我们看到,在中美阿拉斯加会议开始的两分钟致辞中,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不仅公然撕毁了中美双方领导人此前在电话会议中约定的议程内容,反而在极致傲慢下,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向我们发出威胁:

我们此次会谈,将讨论对中国的行为——包括在XJ、HK和TW的行为、对美国的网络攻击,对我们盟友的经济胁迫……这些行为无不威胁着维持全球稳定的、基于规则的秩序。因此它们不只是内政,我们也因此觉得有义务今天在这里提出这些议题。

美国这是会谈协商吗?

或许用“城下之盟”,来的更为贴切!

不过,正所谓“躺在温水里的青蛙,终将被炙热的灼烫所惊醒”,近几十年来在相同套路下可谓“战无不胜”的美国人万万没想到,就在他们以为中国即将屈服,胜利又一次到来时,剧情反转了

              ——在现场,意识到美方设计失信的中方代表团并没有丝毫惊慌,在淡定的合上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后,我方代表“老虎杨,率先用15分钟的怒怼,预定了当日的世界时政头条:

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

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中国人不吃你们这一套!

....

无疑,这些在国际外交致辞中极为罕见的词汇所汇聚一处的“呛辣”,着实让吃惯了甜腻的美国人无所适从!

而似乎是为了缓解尴尬。我们看到,对于中美阿拉斯加高层战略会谈的第一回合博弈,美国政府及相关人士在舆论层面采取了及其“鸵鸟”的冷处理

                  ——美国国内,除了少数几个共和党支持者借中国发言怒骂拜登政府软弱以外,自由派媒体除CNN选择性的规避摘录了几个美方仅有的“高光时刻”并被美国网友吊起来骂以外,其余一片噤声。

24.jpg

当然,美国政府的处理更加有趣。

不同于中国政府多次表示此次对话为“高层战略对话”,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则放话称,此次对话只是“一次性活动”、“这不过只是纯粹公务的日程安排”...

其言外之意只差向全世界嘶吼:

美国依然强大,美国还将继续胜利!

25.jpg

 

 

可是,还将“继续胜利”的美国,能够挽回自己在世界心中的失败吗?

对于中方代表在谈判现场的表现,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评价称:

今天的中美会谈中,双方上演了一出互不相让的“现代版鸿门宴”。中方代表团的卓越表现,可圈可点,世人为之侧目。

相比于美媒的含蓄,西班牙《战斗报》的评价,则可谓话如其名:

中国两位领导人凌厉的语言攻势,彻底让不可一世的布林肯和苏利文差点变成了哑巴!同时,它也向全世界再次证明了与美国打交道的真理:如果你仰视美国,那么美国,一定会俯视你!

德国《新日耳曼人邮报》的评价,则罕见的表露出了一种名为“幸灾乐祸”的感觉:

看中美现场外交谈判,不但是一种快乐的语言魅力之旅,更是人生莫大的享受。

当然,相较于媒体抑或是政界人士对于此次中美交锋的观点,一些普通人的感受,戎评反而认为更加真实与触动人心。

有日本网友留言说,“希望日本也能这么直接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总是搞窝囊外交”。

26.jpg

 

 

美国网友则是痛呼,“我们已经沦为了全世界的笑柄”、“完全被压制,很残酷”....

27.jpg

 

 

28.jpg

不得不说,美国网友如今的种种痛呼,可谓是相当贴切的契合了一个至今流传美国的传说

                    ——1630年,当旧大陆移民踏上北美新大陆的那一刻,后来三次获选马萨诸塞湾殖民地的牧师约翰·温思罗普,做了这样一段深刻影响后世美国的祝祷:

我们将成为山颠之城,全世界人民的眼光都在注视着我们;因此,如果我们在已经着手的事业中欺蒙我主,使主收回目前赐予我们的庇佑,那么我们必将成为世人笑柄,天下丑闻。

可是,仅仅只有“丑闻”与“笑柄”吗?

“新世界”从中美阿拉斯加会晤开始!

3月19日,历时两天三场的中美阿拉斯加高层战略会晤正式结束。

与往常历次中美高层战略会晤之后,双方都会联合发表会谈声明有所不同的是,此次中美会晤直至第三场结束中方代表返国时,双方均未有任何实质性的文件签署,抑或是共识达成的联合声明。

换一句话讲:这场美国人至少在会晤前一周,乃至更早之前便已经全球串联设计的“鸿门宴”,并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的成果。

29.jpg

 

 

事实上,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验证了中方在此之前的预估

                              ——3月17日,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曾公开向美国打过这样一剂“预防针”:

任何国家之间的对话沟通,一个最起码、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双方应该有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在这些核心利益上,中方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这也是我们将在这次会谈中清楚表明的态度。

如果认为单方面或者找了几个别的国家给中方施加压力,中方就会妥协、就会让步;如果认为我们为了这次对话所谓“有成果”,就会答应任何一方的单方面要求——我劝人们最好放弃这种幻想,这种态度只会把对话引向死胡同。

显然,从此次会晤的最终结果来看,中国说到做到了。

不过,对此“结果”,美国似乎依旧不愿最终接受,于是我们看到,就在结束与中国的高层战略会晤之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火急火燎的赶往了比利时召开北约外长会议...

30.jpg

 

 

虽然,对于布林肯此番连日赶往欧洲究竟所为何事,戎评不好评说,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摇人”这种事,不仅仅只有他美国才会

                             —— 据《***》3月22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3月22日时,将在中国的邀请下开始为期两天的对华访问行程。

据悉,在拉夫罗夫的此次访华行程中,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将与拉夫罗夫展开深入的会谈,双方将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各自的意见。

对此意见交换,中国方面的表态是“相信此访问能够进一步密切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协作”,而俄罗斯方面则认为,“部长们将讨论两国战略协作,以及组织最高层和高层联系的问题”。

中俄会谈,要谈个啥?

结合拉夫罗夫在启程前往我国接受俄媒采访时,曾公开呼吁“中俄应减少对美元和西方支付系统的依赖,以抵抗西方的意识形态,中俄的首要任务是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摆脱受西方国家制肘”的呼吁,已经刚刚“谈崩”了的中美阿拉斯加高层战略会晤,此次已经开始的中俄外长会晤,无疑将增添更多的“意味深长”...

为什么这么说?

戎评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我在3月20日首篇论及中美战略会晤文章中的那一个玩梗?

用脑袋想一想,在当今的国际大情势下,在美国亟待输血,却又不能强来的客观条件下,但凡是“大统领”有那么一点水准,也应该是在吵完那一天,当着双方的面来一句:

吵完了?吵完我们来谈谈哲学。

然后举重若轻下,把这页轻轻翻过,再请客人吃一顿北极龙虾汤,谈笑间,就把彼此未来二十年的势力边界划了。

31.jpg

但是很显然,正如戎评在当日所预测的那样:

对面,出不了“太祖”那样的英豪。

于是,直到咱们踏出美国的最后一刻,躺在咱们“胃”里的,也只有泡面,而没有早已准备的“北极龙虾汤”...

不得不说,这样的对手,真的让人“欣慰”!

试问,这世上有哪个老大国家与另一个大国开会,是依靠打电话“骗”去的?

试问,这世上有哪个老大国家与另一个大国开会之前,还要拉上一帮小弟吆喝造势?

试问,这世上又有哪个老大国家在被另一个大国当众揭底抽脸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站出来申明“这不重要”?

32.jpg

 

 

戎评还是那句话:

要饭,就要有要饭的样子!

交易,就要有值当的筹码!

自进入新冠元年以来,美国抗疫失败,经济凋敝,除了依托美元国际货币地位靠无限QE印钞来勉强度日以外,实在已经别无他法。

正所谓,不QE就亡党,QE就亡国,这就是如今美国最真实的写照。

在此之下,美国亟待需要的就是一个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的实体经济大国,来托底救命。

33.jpg

因此,美国可以说是“要饭”的。

但是,美国要尊严,要居高临下的摆出一副老大的“谱”,要拒绝“看心情给”的好心施舍!

这可以吗?这当然可以!

我们当然可以照顾美国的尊严,当然可以配合他在全世界的面前唱完这出“戏”,我们甚至还能端出一桌子的好酒好菜,让他吃个饱!

但是如此一来的话,“账”就不能按“要饭”那么算了。

还甭嫌贵!

一座岛,两条线,那都是底价。要想再深入一点,未来20年的势力边界,至少也得有个准信!

34.jpg

 

 

但是,美国不讲武德啊。

要饭,没有要饭的姿态,交易又不愿递出值当的筹码,面对带着诚意、按照双方商定程序做好准备的中方,美国想到的却只是虚张声势、谎言讹诈的空手套白狼!

可是,美国套的住吗?

如果是在三十年的话、或者说,如果是换一个对象的话,美国没准还真的能够套得住!

然而很可惜的是,与曾经的失败一样,美国“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失败已经注定,不论美国如何挣扎或者是否接受。

而这,也正应了崔天凯大使此前所说

                        ——美国走夜路唱歌给自己壮胆,没有多大用处。

而在此之上,当世界共同目睹了一个跌落山巅、色厉内荏的美国形象之后,“强大的联盟”,又凭什么要去屈从于不公不义的压迫,而选择放弃为争取自由的抗争?

中美阿拉斯加会晤,仅仅只是开始!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1982年,挟“马岛战争”胜利之威访问中国,意图一举解决“香港问题”的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万万没想到,自诩为“铁娘子”的自己,撞上了真正的“钢铁工厂”!

                     ——在谈判中,当撒切尔以“考虑非和平的方式保留香港”相威胁的时候,邓小平突然的一句话,让撒切尔脸色都变了:

 中国人穷是穷了一点,但打仗是不怕死的!

这句话,在震撼之余一直萦绕在撒切尔的心头,心神恍惚之下,走出人民大会堂时的“铁娘子”,跌倒在了石阶前...

相似的一幕,同样发生在了今天。

3月19日,恰逢中美谈话之际,美国总统拜登在登乘飞机阶梯时连摔三跤,一路连滚带爬...

35.jpg

不得不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对此,戎评以为知友“生之初尚无为”的一个自编段子,可谓精辟:

36.jpg

 

 

两百多年了,中国,必须拿回那属于我们的荣耀与财富!

不论他们,是否愿意。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