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微信造谣最高可判7年 怎么判断是造谣?
"地震了!地震了!死了好几千人!"
"火车站有人砍人,满地是血,罪犯已经流窜到市区!""又有危化品爆炸!官方封锁消息,现场无人生还,方圆几里地被污染,现实版《生化危机》上演了!"长安君的小伙伴们,你在刷微博、微信时,碰到这类博人眼球的信息,一般都怎么处理?
如果不辨真假,就直接往朋友圈里"转转转",可能你就要摊上事儿了。因为,从下个月起,在微博、微信上造谣传谣,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将正式实施,其中增加了一条新的入罪行为:"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