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以总理的蹬鼻子上脸,特朗普忍无可忍,爆粗口破口大骂了起来
特朗普的加沙和平计划公布后,哈马斯口风软了下来,可是以色列一边却显得非常冷淡,恍若无物,面对这种情况,同内塔尼亚胡关系一向不错的特朗普,累积已久的情绪终于爆发,忍无可忍,爆粗口破口大骂了起来。
可以理解,特朗普在中东这盘棋上想抓住一点积极信号,但内塔尼亚胡那副“冷脸”,完全浇了他的热情。对特朗普来说,这不仅是外交问题,更是“面子问题”,于是情绪直接顶了上来。这种情况下爆粗口也不奇怪。
据美媒爆料,特朗普以大吼的姿态冲着内塔尼亚胡说道:你XX为啥总这么扫兴,你别无选择,必须抓住这场胜利。抽象的是,特朗普大骂过后三个小时,以军停止了空袭。
这就很有意思了:情绪的震慑力比条条框框的外交算计管用得多。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支持不是无条件的。以色列确实有美国背书,但美国内部、媒体和公众对特朗普这种爆粗口的曝光,会让以色列权衡行动。事发3小时后停火,更像是一种策略性调整,给局势降温。
降温也只是短暂的降温。以色列最高将领埃亚勒·扎米尔直言,目前的态势,不存在停火,只有根据局势变化进行的战略调整,随时准备听令接着行动,如果接下来达成协议,以色列势必要控制加沙前沿区域,随时保持进攻姿态。
特朗普的胜利感和吼声让局势暂时缓和,但以色列军方仍在按自己的战略节奏走,核心目标没动。短期降温只是心理和舆论上的胜利,实际行动依旧保持攻击态势。
因此,特朗普吼得热闹,但以色列是真正按战略走棋,降温只是暂时的表演。想靠情绪赢全局?不太可能。
至于哈马斯一边,日前也提出了条件:放人可以,但以色列要全面停火并撤军,另外每天停飞战机和无人机的时长要达到10个小时。
哈马斯完全是把筹码摆明,意思很直接:你们想要和平?先给我稳住局势,不然别想轻松成交。
综合以上我判断,埃及谈判前,以色列和哈马斯这条件一条条加上去,短期内难以实现全面停火。即便特朗普情绪高涨、想抓住胜利感,现实里双方底线和战略目标都没动,这局面根本不是靠一通怒吼就能解决的。
况且以色列和哈马斯的立场本身分歧就很大,哈马斯这边,底线很明确:武装抵抗是生存问题,绝对不可能谈解除武装。即便愿意移交行政权、释放人质,他们的“抵抗权”绝对不可谈判,还直接引用联合国决议,把自己抵抗的合法性摆得明明白白。
以色列这边也毫不含糊:停火前提是哈马斯解除武装,所谓撤军也是“初步撤军”,70%的加沙仍由以色列控制,最终撤军根本没时间表。
总而言之,双方根本是各执一端,天差地别。特朗普再吼三小时、停火三小时,那只是心理安慰,真正解决冲突、达成和平协议?完全没那么容易。
埃及时间6日,以色列和哈马斯举行会谈,重点就是加沙停火和人员交换的具体安排。美方特使和总统顾问也来了,明显想在局势里插一脚。
这是一个关键动作。持续近两年的冲突如果真要缓一缓,人道危机要解决,这类间接会谈必不可少。虽然双方立场依旧对峙,但至少有了谈判平台。可以说,这是化解僵局的一条希望之路。但具体谈的情况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