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综合热点

东大反制说到做到,欧盟27国收加税通知,比利时表态释放重要信号

时间: 2025-07-06 20:22:18

 当欧盟还在为稀土问题向中国"示弱"时,中国商务部已正式宣布,对包括英国、韩国、印尼以及欧盟27个国在内的出口至中国的不锈钢产品加征43%的反倾销税,目前已经生效,期限则为5年之久。此次加税措施力度之大,直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反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坚定决心。

 

公告指出,对所有欧盟和英国相关企业统一加征43%的反倾销关税;韩国企业则面临差异化税率,特定企业23.1%,其他公司高达103.1%;印尼企业也被征收20.2%的关税。这一精准打击的背后,是中国对国际贸易规则的有力维护,也是对某些国家长期对华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有力回击。

制并非心血来潮

首先回顾事件始末,中国此次反制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之前动作的延续。

在2019年之前,欧盟就通过“先赔本抢市场,再垄断赚大钱” 的低价倾销方式抢占我国不锈钢市场,不仅挤垮了国内不少小型不锈钢企业,甚至就连当时中国不锈钢龙头企业,山西太钢都被迫大幅度削减不锈钢产品价格维持市场,导致企业整体利润大幅缩水。

如果让欧盟持续低价倾销,届时中国本土的不锈钢产业将由欧盟企业垄断,等中国本土不锈钢企业退出市场后,欧盟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垄断定价,提高不锈钢价格来收回之前的低价倾销损失,还能大赚一笔,这时候中国企业和买不锈钢的工厂只能被迫接受高价。

中国为了防止本土产业被摧毁,保护国内产业链安全和市场公平。在2019年的时候,中方商务部就发布第31号公告,对原产于欧盟、日本、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不锈钢产品加征了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

如今期限其实早已经到了,更值得一提的是,中方发起反制裁期间,英国、印度尼西亚、韩国、欧盟都在不同程度上升级了对华的贸易限制措施,其中欧盟更是在今年5月28日宣布对中国的马口铁产品征收最高62%的反倾销税。

面对如此密集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商务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中方反对任何国家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这一表态绝非空谈,而是有着坚实的行动支撑,中国选择了延长对30国的反制措施5年。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欧盟跟随美国态度,对华政策变化不定,对中国电动车加征的高额关税至今仍未取消。

6月16日,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再度配合美国议程,在G7峰会上大肆抹黑中国将稀土主导地位武器化,甚至将中国叫做所谓“最大威胁”。讽刺的是,一周之后,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就公开呼吁中方解决稀土磁铁出口问题,声称欧洲企业面临"恐惧和顾虑"。

这种既要中国稀土,又要制裁中国,随时准备"祸水东引"让中国当挡箭牌的欧盟,却异想天开想让中国彻底放宽对欧盟的稀土出口管制,显然是算盘打的过于响了。

中方早已表态,绝不接受任何国家以牺牲中国利益,来换取美国的关税优惠。既然中方的好言相劝不听,那中方只能上罚酒了。因此就在欧盟驻华大使开口的几天后,中国就宣布了这一重磅反制措施,并表示“管制措施不针对特定国家,符合国际规则。”

并且可以预见的是,不锈钢反倾销税只是中方对欧盟的反制措施中的一种,如果欧盟一意孤行,那中方还将对欧盟打出更多反制牌。

中方加速欧洲布局

事实上,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国的这一系列反制措施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在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向全球大打关税战之际,中欧更应该一同维护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制。

然而,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中欧关系的走向可谓是“迷雾重重”。近期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就开启了欧洲之行,这趟行程的最大目的,就是向欧盟释放中方有意和欧方通过谈判解决分歧的信号。

强调中欧不是对手而是伙伴,双方也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欧方不能和美国一样,抱着有分歧就要转向对抗的这种零和博弈心态和中国交往,而是应该增进互信、推进合作。

如今欧盟内部在对华态度上也存在明显分歧,比如以法国为代表的国家就将中国视作“制度性对手”,但比利时和荷兰、德国形成“北欧盟友圈”,则主张“务实对华”,尤其比利时作为欧盟创始成员国之一,却始终奉行理性客观对华立场。

此次,中方在比利时访问时也获得了对方最高规格的接待。

中方在会谈中表示,中欧双方完全可以相互尊重,成为相互成就的伙伴,实现合作共赢,并期待比利时在中欧关系中发挥更大积极作用;而比利时首相德韦弗的表态,可以说在中欧交往看不清前路的当下,给大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尤其是比利时方面表示坚决维护全球贸易多边主义,并坚定一个中国政策原则不会改变。

中国和比利时的关系也是中欧关系中“压舱石”的存在,两国产业深度互补,尤其是在风电等能源项目上不断合作共赢。

比利时首相这次理性表态,就像在迷雾中亮起的一盏明灯,为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真心希望欧盟能早点“迷途知返”,停止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做法,回归到务实、理性的合作轨道上来。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