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峰会开幕,沙特拒绝邀请,印尼也缺席,中方不许七国做三件事
6月15日的G7峰会还没正式开始之前,就上演了一出“下马威”的戏码。
沙特拒绝邀请就算了,连印尼也缺席!
这个本意西方世界领导人团结一心、共同解决全球问题的会议,出现这样的状况属实是意料之外。
两个关键国家的缺席,是不是可以从侧面说明G7在全球影响力的不断下降呢?
而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中国的崛起已经是所有人无法忽视的存在。
沙特的拒绝G7,回归独立外交
6月15日的G7峰会的开幕式上,沙特的缺席成为了最大的新闻。
沙特的角色重要性想必不用多说,不仅是中东地区的重要角色,还是全球石油供应的主力,也曾经是西方国家之中的铁杆盟友。
但这一次的缺席,让不少网友们认为,是公开划清界限。
沙特领导人萨勒曼虽然对外表态,不参加此次会议是由于国内的朝觐活动需要他的亲自主持。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看似体面”的解释背后究竟是什么含义。
这一切可不是猜测,近年沙特在多个问题上与西方产生的分歧就是最好的证明。
尤其是在中东地区的外交策略上,西方国家未能有效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沙特在多个问题上感到被忽视和孤立。
这如果还不算什么,那沙特今年刚刚加入了金砖国家,这一点已经是毋庸置疑。
西方政治游戏的附庸谁当久了都会腻,独立外交的政策才是众望所归。
在独立外交的成果中,让人无法忽视的,是沙特近期与中国的一些亲密往来。
与中国签署了数字货币交易协议,逐渐让沙特摆脱了对美元的依赖,也可以从侧面证明沙特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的新转向。
印尼的不站队
沙特的不参加只是前菜,和这个国家一样有个性的,就是印尼的缺席了。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原本是受邀参加G7峰会,但眼看到时间了,却直接甩手赴俄罗斯参加圣彼得堡经济论坛,并与普京会面。
沙特拒绝就算了,印尼什么时候也这么叛逆了?
而且一直以来这个国家给大家的印象,都是能少一事就少一事,这一次的行为,简直是让人不得不大吃一惊。
再加上印尼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长期以来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着较为中立的立场。
它既与西方国家保持合作,又与中国、俄罗斯等大国维持良好关系。
可是近年来美国的种种玩火行为,让这个一直崇尚中立的国家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困扰。
所以就有了此次的印尼缺席,也可以理解为对G7的冷淡回应,更是对全球政治多极化趋势的一种响应。
中国的三条警告
就在G7峰会召开前几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七国集团必须遵守三条基本准则。
第一,不得干涉他国内政;
第二,不得损害他国发展利益;
第三,不得炒作涉华议题。
这三条要求看似简单,但实际上算是中方对提前埋下的预防针,而我们的要求并非空穴来风。
近年来,G7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屡屡通过经济制裁、关税壁垒等手段,干涉他国内部事务,破坏全球贸易秩序,甚至恶意炒作涉华议题。
中国对此提出的三条要求,实际上是对西方国家霸权主义的有力反击。
第一条:“停止干涉他国内政”,是对G7国家一贯干涉他国内政、强行输出“民主”与“人权”理念的强烈不满。
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意识到,外部的干预不仅无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他们的内部矛盾。
中方坚持每个国家都有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
第二条:“停止损害他国发展利益”,则是对G7经济制裁和贸易壁垒的批评。
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滥用经济制裁手段,打压中国、俄罗斯等国的科技发展与经济合作,不仅损害了目标国的利益,也扰乱了全球的经济秩序。
在我们看来,这种行为已经不再符合全球共同发展的需求。
第三条:“停止炒作涉华议题”,针对G7国家不断在国际舞台上炒作中国的台海问题、南海问题等,甚至无端指责中国的高科技发展。
我们认为,这种政治操弄不仅没有任何实质性依据,还制造了不必要的国际对立。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任何试图孤立中国的行为都已经变得徒劳无功。
多极化世界中的边缘化
而从这一宏观角度再来看G7峰会,沙特和印尼的缺席,既是对西方霸权主义的直接回应,也是对全球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支持。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意识到,依赖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已经无法应对快速变化的国际环境。
中国的三条警告,实际上也代表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心声。
面对全球经济的转型与政治格局的变化,G7是否能够抛弃冷战思维,转而推动更加公正、平衡的国际合作,将直接影响它未来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
如今的世界已经不再是以G7为中心的单极世界,随着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极平台的崛起,G7的主导地位正在被逐步削弱。
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引领着全球格局的变革。
不容忽视的新世界秩序
G7的衰退,沙特和印尼的缺席,中国的强硬表态,这一切都表明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全球政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过去的“西方主导世界”已经不再适用,新的多极化秩序正在崛起,国际合作的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G7如果不及时调整策略,它将逐渐沦为历史的过客,而全球的未来,将由更加平等、多元的合作关系来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