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到底想干啥?33架F22都不要,中俄须警惕接下来动作
在拜登公布高达8130亿美元的新财年军费开支后,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竟然连33架F22战机都全部不要了,这次所释放出的信号十分危险,拜登到底想干什么?
难道是为了对付中俄两国,准备要放大招了?在此番情境之下,中俄必须警惕接下来美国的动作。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28日公布的新财年预算计划中,大幅度提高国防相关开支的做法并不稀奇,这对于美国来说,应该是值得庆祝的事,但是从美军所更新的军备动态来看,却不免让人出乎意料。
图为“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美国这次的操作,看上去是与其自身坚持武力至上的理念相悖,将退役33架全球最先进的F-22隐形战机、15架E-3预警机、5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并停造10艘船坞登陆舰,除此之外,美军还缩减了人员编制、减少海外基地资金、这让美军规模进一步萎缩。
当然,在这些退役的装备中,最受瞩目的是,世界上首款第五代隐形战机F-22。
随着反隐身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其他国家五代战机、反隐身雷达及高性能预警机的问世,F-22的作战优势就逐步被削弱,又因其研发且服役的时间较早,在机载电子设备方面与现今战机存在较大差距。
与此同时,F-22娇贵的机身会导致维修保养成本高,再加上其又不支持安装 红外跟踪系统及光电瞄准系统,如果选择升级改进,对性能提升也十分有限,所以,在所难免的将面临退役,美国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省下高额的维修费用和制造成本,来换取综合性更强的战机,而填补空缺的重任 就落到F-35战机和MQ-9无人机身上。
图为F-35战机
再来看看美海军的情况,随着舰艇老化的情况日益加重,首批5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在2004年前后,就已经开始退役,此次再宣布退役5艘,估计剩余的也会在之后的时间里,陆续面临退役的风险,而出现这一情况,也是下一代替代型号发展速度过慢导致的。
由此看来,五角大楼决定退役这批先进的武器装备,理应得到国会的支持,可是,反对的声音也是愈发强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答案显而易见,最大的阻力应属美国的复杂而庞大的机构,这就是与其融为一体的军工复合体。
在此制约下,美国任何新武器的研究,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军资,费钱也就算了,还研制不成功,就拿“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来说,光研制费用就高达100亿美元,单舰造价就超过了45亿美元,面对这高昂的支出,让美国仅仅造了3艘就草草收场。
另一方面,美国军费的调整,让造船企业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陷入困境,此前,“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停产,海岸警卫队“传奇”级国家安全舰的合同又即将结束,与通用动力共同建造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也在未来5年里接到了9至10艘的订单,这将会让英格尔斯造船厂难以生存,从而引发抗议,甚至罢工的情况出现。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国会多次否决 美海空军的装备退役计划,不仅是考虑到国内,乃至是整个社会 都很难接受美军的战略收缩计划,而十分依赖军工产业获利的集团,也难以抵挡住 这次超大规模的“革新”。
近期美国双管齐下,一边破坏俄乌和谈,一边加速合围中国。
从东欧到印太,从东盟到巴基斯坦,美国阴招不断,但均被中俄化解,两线受挫。
1、俄罗斯本土遭袭
大家知道,前几天俄罗斯本土一处油库疑似被乌克兰两架军用直升机给炸了。
这件事发生的背景,正值俄乌第五轮会谈取得重大突破之际,在双方和谈意愿均十分强烈的情况下,突然上演这么一出,显然是有人在故意制造事端,为和谈制造障碍。
轰炸俄罗斯本土,谁有这样的能量呢?
良评:放眼世界,目前最不愿俄乌停战的就是美国。
不打仗,军工复合体怎么发财?金融寡头怎么割韭菜?
君不见,3月底国防部长奥斯汀刚刚成功向拜登施压,弄到了7730亿美元国防部预算。
有人还对美国近日宣布将一次性大规模淘汰150架飞机,以及在数年内让24艘舰艇退役的提议感到不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战争历来是军方狮子大开口,趁乱搞钱的最大助力。
英国媒体的态度,最能体现美国的心思。
英媒《泰晤士报》近日表示,英国不愿俄乌“过早”达成和平协议,鼓动“乌克兰别退缩”。
一句话:接着打,不许停。
2、巴基斯坦政局突变
据最新消息,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在该国议会解散后被解除总理职务,立即生效。
同时,巴总统阿尔维发推文表示,伊姆兰·汗将继续留任这一职务,直到任命临时总理为止。
巴铁政局突变,到底什么情况?
良评:这件事要从两方面看:
一、亲美势力发难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伊姆兰·汗坚持巴基斯坦外交自主政策,不但拒绝仰美国鼻息,还多次在国民演讲中批判美国的霸凌行为。
这显然触动了某些人的逆鳞,所以遭遇逼宫,反对派策划了所谓的“不信任投票”。
可以预见,这场由亲美势力发起的议会投票活动一旦如期举行,伊姆兰·汗将毫无悬念地遭到弹劾。
然而,事情并未按照反对派的剧本进行。
二、伊姆兰·汗绝地反击
因为,这场投票活动最终压根就没举行。
4月3日,就在国民议会不信任投票即将开始的紧急关头,巴基斯坦议会副议长突然以“外部势力干涉内政”为由,直接否决了这次投票活动。
至于外部势力干涉内政的证据,是伊姆兰·汗披露了的一封巴基斯坦驻外使馆提供的信,信中有美国以美巴关系为由,唆使巴基斯坦进行政权更迭的相关内容。
随后,伊姆兰·汗向巴基斯坦总统提请“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并得到了同意。
也就是说,面对这场几乎必输无比的弹劾投票,伊姆兰·汗没有正面硬钢,而是玩了一招釜底抽薪,不但令活动取消,成功化解了被弹劾的命运,更是把已经由亲美势力占据人数优势的议会给直接解散了。
伊姆兰·汗这招虽然很高明,但危机并未完全解除,三个月后的重新大选,将是双方的最终对决。
3、“美国-东盟”峰会泡汤
前几天,由美国大力张罗,原定3月28至29日举行的“美国-东盟”领导人峰会,因多位东盟领导人的“日程安排”问题,被无限期推迟。
最终,只去了一个李显龙。
然而,这位唯一去捧场的,却主要说了三点:
一、提醒华盛顿,一旦和中国脱钩,美国会承担巨大的经济成本。
二、强调称美国的“印太经济框架”应立足于共赢,而不仅仅是建立在战略、安全和潜在敌意的基础之上。
三、多次表达了新加坡无法“选边站”的态度。
良评:这到底是去捧场,还是去砸场子?
更令美国打脸的,是从3月31至4月3日,印尼、泰国、菲律宾和缅甸的外长将分别对中国进行访问。
无论资深墙头草阿龙,还是千年的狐狸东盟,都早已人间清醒,美国画大饼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4、韩国拒绝参加联合军演
近日,针对美日政府积极要求在朝鲜半岛周边海域举行韩美日联合军演,韩国国防部3月31日表示,日本在韩国海域进行军事演习,“这是连想都不可想的事情”。
良评:韩国有两点充足理由:
一、倭寇如狗不得入内。
二、担心日本偷摸往韩国近海倾倒核废水。
5、拜登大规模释放石油储备
当地时间3月31日,拜登宣布:未来6个月美国将每天释放1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应对俄乌局势导致的美国内油价上涨。
白宫表示,这次释放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世界从未在如此长的时间内以每天100万的速度释放石油储备。
良评:低位拼命补货,高位卖油赚钱。
6、日本决定引进美国大型无人机监视钓鱼岛
在对美国“海上守卫者”无人机进行了一年多的试用后,日本最终确定将引进这种大型无人机,用于监视“在钓鱼岛附近活动的中国海警船”。
良评:倭寇看也白看,看一天少一天。
7、俄罗斯公布拜登之子参与美在乌实验证据
俄国防部公布最新证据,证实拜登之子为美在乌进行生物实验提供经济支持。
乌克兰冲突已经爆发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但是到现在为止,尚且没有解决的迹象。
也是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依旧不放弃在亚太地区搞事,美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说,美国的战略重点是两个,一个是欧洲,而另一个则是印太地区,近日,美国又一次在太平洋地区主动挑起了事端。
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多名美国前高层非法窜访台湾
良评:前几天,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呼吁普京公开关于拜登儿子的“黑料”,然后黑料就来了…
川普和普京,确实是真爱。
8、岸田文雄称日本不会撤出在俄石油项目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近日表示,日本不会因俄乌局势及对俄制裁而撤出位于俄罗斯的“萨哈林2号”石油天然气项目。
该项目每年生产约1000万吨液化天然气,其中约60%产量流向日本,几乎占据日本从俄罗斯进口的全部液化天然气。
良评:倭寇永不为奴,除非燃气断供,或者喂它鸭蛋,长崎广岛那种。
9、特朗普称最大威胁不是中俄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密歇根州主持“拯救美国”集会时称,美国正经历历史上“最危险的时期”。
特朗普称,美国的最大威胁不是中俄,而是当前美国国内的政界人士。
川普呼吁所有美国人在今年的中期选举中投票支持共和党,并表示:是时候再次思考有关我们国家的伟大了,我们将夺回国会。
良评:建国同志,欢迎回归。
10、俄印实施卢布-卢比贸易支付
俄外长拉夫罗夫4月1日表示,俄印两国已经实施卢布-卢比贸易支付机制,并将进一步加强这一支付系统。
良评:与东盟的峰会泡汤、韩国拒绝联合军演、日本继续进口俄气,印俄实施卢布-卢比贸易,这一切的一切,都在狠狠打脸美国。
显然,美国的印太战略玩得稀碎,终将一地鸡毛!
历史上的今天:1968年4月4日,美国黑人运动著名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