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专家叫嚣:就算给解放军9艘航母,也拿不下台湾,有4点理由.
岛内有个叫许剑虹的人,算是台湾军事评论圈里有点名气的角色。他在2022年乌克兰那事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扔出一篇文章,直戳两岸热点。
说就算大陆海军再多几艘航母,也别想轻易拿下台湾,还列了四个理由。
许剑虹1984年在美国德州达拉斯出生,没几年,全家就回台湾了。
那个年代,台湾正从蒋介石时代往民主方向转,社会上到处是关于身份认同和两岸关系的争论。他从小对历史和地缘政治感兴趣,尤其是军事方面,二战和冷战那些书他翻了不少。
高中毕业后,许剑虹到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读历史本科。那学校文科不错,他在那学世界史,特别是东亚和军事史,还选了中国近代史和国际关系的课。
大学时候,许剑虹参加过台湾学生组织,办过两岸关系的讨论会。
大学毕了业,他回台湾进淡江大学读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的博士。淡江在台湾战略研究领域挺有分量,许剑虹专攻两岸军事平衡和台湾国防政策。
博士期间,他研究台湾海峡的地理特点,还有美国在亚太的军事部署。毕业后,许剑虹转战媒体,当过几家刊物的编辑,比如兵器战术图解、英文旺报和中时电子报。
除了编辑工作,许剑虹还上电视节目和研讨会,聊两岸事。
2022年,俄罗斯与乌克兰正式开战,台湾跟着紧张,怕自己成下一个“乌克兰”。许剑虹就借这个机会发文,说解放军就算有九艘航母也难拿下台湾,给了四个理由。
从战略、地缘到社会角度,他掰扯得头头是道。
第一点,他说台湾在美国全球战略里的位置,比乌克兰重要多了。
2019年乌克兰飞GDp才1540亿美元,人口4100多万,面积60万平方公里。台湾的GDp为6114亿美元,人口2300多万,面积3.6万平方公里。
许剑虹觉得乌克兰在美国眼里就是个牵制俄罗斯的工具,给点武器,搞搞制裁,不会真派兵,因为不是核心利益。
台湾不同,在“第一岛链”上是个要塞。2022年佩洛西去台湾那事,就说明美国丢不起台湾,丢了亚太防线就垮了。所以美国对台湾的支持是铁板钉钉的战略必须。
第二点,他拿俄罗斯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当例子,说大陆没法抄作业。
克里米亚当地很多人亲俄,自治度高,俄罗斯一鼓动,公投就过了,部队进去没费劲。台湾可不是这样。经过几十年,岛内亲大陆的人少多了。
他引用政治大学民调,只有5%左右想尽快统一,80%以上要么维持现状,要么直接“独立”。要是搞“公投”,更可能投“独立”,那两岸就更对立了。大陆想找内部力量和平接管,基本没门。
第三点,许剑虹对比乌克兰的社会经济,说乌克兰乱,经济差,社会分裂,亲西亲俄两派掐架,东乌都独立了。
台湾不一样,经济稳,失业率3.7%,人均GDp为3.3万美元,甩乌克兰十条街。社会福利好,民众日子过得不错,没大矛盾。
虽然本省外省有文化区别,但经济利益绑一起,没闹大乱。像远东集团那样的外省企业,在台湾经济里举足轻重。
政治分歧靠选举和议会解决,2020年,蔡英文连任台湾领导人一职,票数大胜,说明社会还挺团结,不会自己先散架。
第四点,许剑虹强调台湾海峡这道天然屏障。
台湾海峡最窄130公里,风大浪高,台风季更别提。大陆要登陆,得大规模两栖作战,船几百艘,空海配合,钱和力都花海了,还得看天气。
解放军海军有“辽宁号”、“山东号”、“福建号”三艘航母,但实战经验少。台湾海岸有反舰导弹,雷达24小时盯着,战机随时起飞。
就算大陆以后有九艘航母,突破海峡,后勤、天气、国际压力哪样都能卡住大陆的行动。
2023年,美国卖给台湾几十亿美元武器,F-16升级套件、反舰导弹。美国军舰在海峡“自由航行”,摆明“撑腰”。
特朗普上台后,说台湾得付“保护费”,岛内有点慌,但美国战略层还是觉得台湾丢不得。岛内民调没大变,只有4.8%想尽快统一,83%要现状或“独立”。
赖清德2024年上台,演讲里提两岸对话,但强调台湾“自主”,不接受一国两制。
2023年,“福建号”下水,海军现代化加速。解放军在台湾周边演习多,战机舰艇轮番上,模拟封锁打击,2025年形势更紧。
2025年2月26日,解放军在高雄屏东外海无预警划设操演区,射击训练,32架次飞机,22架越“海峡中线”。台湾国防部谴责,派兵监控。
4月1-2日,进行环台军演,演练海空警巡、夺制权、对海陆打击、封控。“山东舰”编队在台东海域,舰机协同。东部战区说检验联合作战能力。
4月23日,美国在安理会声明,2758号决议只认pRC为中国合法政府,没提台湾“主权”,批中方误用。台湾“外交部”发声感谢,强调“互不隶属是事实”。
5月14日,国台办发布会,陈斌华回应岛内游行挺陆配反迫害,说民进党区别对待大陆配偶是政治迫害,批判赖清德顽固“台独”,升高“对抗”。
5月,岛内举办欧战胜利80周年活动,舆论说为“台独史观服务”,赖清德讲话忽略抗日胜利,歪曲历史。
7月21日,厦门自贸区推两岸通保之健易保,专为台胞的医疗险,覆盖两岸就医,解决保障痛点,推动金融融合。
目前大陆台胞超百万,医疗是大事。这产品首创双地域保障,建两岸服务闭环,便利理赔。
许剑虹的四个理由,到现在看,有些站得住,有些被现实戳破。战略上,美国支持还在,但特朗普要钱,台湾得付;民意上,岛内“独立”倾向强,但大陆推动交流,如景区门票减免,三通恢复;
社会经济,台湾稳,但大陆经济也强;地理上,海峡难越,但解放军海军扩张,双航母出巡第二岛链,实战能力提升。
统一是大势,民心向往,即使代价大,以现在大陆的实力扛得起。国台办强调大陆发展是台湾机遇,推动和平。
两岸和平发展,交流融合,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