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强中干!美国军火商:如果与中国开战,美军将在8天内耗尽弹药
2025年初,美国军工体系的危机暴露无遗。帕尔默·拉基,一位军火商,直白指出美军若与中国开战,弹药将在8天内耗尽。
这句话像一记重拳,砸在华盛顿的神经上。马斯克主导的预算调查揭开军方腐败黑幕,巨额资金不知去向,而中国第六代战机的亮相让美军压力倍增。
美军弹药危机的警钟由拉基敲响。他在2025年初公开表示,若与中国爆发高强度冲突,美军弹药将在8天内用尽。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华盛顿智库CSIS的兵棋推演。
2024年3月,CSIS发布报告,分析台海冲突场景,指出美军反舰导弹将在7天内耗尽,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的库存也撑不过3周。具体数据触目惊心:美军拥有约4000枚空对地联合防区外导弹、450枚远程反舰导弹、400枚鱼叉导弹和400枚战斧导弹。
这些数字在冷战时期或许够用,但在现代战争的高消耗速度下,根本不够看。更麻烦的是,美国导弹生产线效率低下,补齐一场台海冲突的弹药缺口需要至少两年。这意味着,一旦战事爆发,美军舰艇和战机很快会陷入无弹可发的窘境。
美军的问题不只在弹药数量上。拉基指出,战略方向的偏差让美军在装备建设上走了弯路。过去几十年,美国痴迷于打造高价、少量的尖端武器系统,比如F-35战机和福特级航母。这些项目动辄数百亿美元,却忽视了现代战争对弹药和后勤的巨大需求。
以海军为例,2024年国会预算办公室报告显示,海军计划未来30年投入1.2万亿美元,建造364艘舰船,平均每艘成本约30亿美元。相比之下,无人机和无人舰艇的成本低得多,生产周期也短,但美军在这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
拉基的安杜里尔公司专注于低成本、高效率的无人机技术,试图填补这一空白,但其市场份额远无法与传统军工巨头相比。
马斯克的调查进一步揭露了美军内部的腐败和浪费。2025年初,他受白宫委托,审查主要强力部门的预算,发现海军采购中存在离谱现象:一个普通纸质咖啡杯的报价高达1280美元,年用量数万个,耗资数千万美元。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马斯克团队深入审计后发现,海军舰艇维修费用动辄数亿美元,远超合理范围;一枚普通导弹的采购价被抬高数倍,中间差价去向不明。
这些问题指向一个更深的痼疾:军工复合体的利益链条。洛克希德·马丁、波音等巨头通过游说和合同垄断,长期从国防预算中攫取暴利。
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暴露了更多问题。自2022年俄乌冲突升级,美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1770亿美元援助,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实际收到的仅约750亿美元,且全是武器弹药。剩余上千亿美元的去向成谜。
2025年2月,马斯克的调查显示,大量资金流向了军工企业和中间商。部分合同显示,单枚AGM-158导弹的采购价从150万美元涨到220万美元,理由仅是“供应链成本上升”。
这些资金并未转化为实际战斗力,而是被层层分摊,流入不明账户。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公开质疑,引发广泛讨论,网友纷纷吐槽军工体系的贪婪。
美军的弹药危机还与乌克兰战争的消耗密切相关。自2022年以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海马斯”火箭炮、标枪导弹和F-16战机,导致自身库存大幅下降。
2024年8月,CSIS报告指出,美军部分弹药储备已低于冷战末期水平。比如,标枪导弹的库存从2022年的2万枚减少到不足5000枚,生产速度远远跟不上消耗。
拉基多次强调,现代战争的弹药消耗速度远超预期,而美国的生产能力却停滞不前。以战斧导弹为例,年产量仅数百枚,远无法满足高强度冲突的需求。
中国的军事技术突破让美军压力倍增。2025年初,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公开“歼-36”战机,配备先进隐身技术和人工智能系统,性能据称超越美军F-35。
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同时曝光“歼XDS”第六代战机,具备超高隐身能力和远程打击功能。这些战机的亮相标志着中国在空军技术上的重大进步。
相比之下,美军的F-35项目因成本超支和性能问题饱受诟病,第六代战机NGAD的研发也因预算削减一再推迟。2025年5月,珠海航展上,歼-36和歼XDS的实机展示吸引了全球目光,而美军代表团的低调记录显示出明显焦虑。
美军的战略失误还体现在资源分配上。过去几年,美国将大量资源投入乌克兰战争,导致国内军备更新和弹药储备被忽视。2024年,乌克兰战场消耗了美军数千枚导弹和数十万发炮弹,而国内生产线因资金短缺和供应链问题难以快速补足。
拉基指出,无人机和人工智能技术本可大幅降低成本,但军方更倾向于传统武器系统,这让美军在技术竞争中逐渐落后。安杜里尔公司研发的无人机成本仅为传统战机的百分之一,且生产周期短,但军方采购流程复杂,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马斯克的改革尝试触动了军工复合体的核心利益。2025年春,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等巨头加大游说力度,试图限制安杜里尔的合同份额。华盛顿的游说团体指责拉基危言耸听,损害国家安全形象。
海军和空军的预算分配依然向传统项目倾斜,比如F-35的升级和航母维护,而无人机和导弹生产线的投资迟迟未见起色。马斯克则继续推进审计,揭露更多黑幕,比如一家承包商将普通螺栓的价格抬高百倍,引发舆论哗然。
美军的造舰计划同样问题重重。2025年,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舰艇建造项目因预算超支和工期延误备受批评。国会预算办公室报告指出,海军的30年造舰计划成本高昂,但实际交付能力有限。
相比之下,中国海军的造舰速度和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新增舰艇吨位已超过美国。拉基在社交媒体上评论,无人舰艇和导弹防御系统本可大幅提升效率,但军方仍执着于传统舰艇的“面子工程”。
拉基的警告和马斯克的调查在2025年引发了广泛讨论,但改革阻力巨大。军工巨头通过与国会的密切关系,维持了现有利益格局。
安杜里尔公司虽获得少量无人机合同,但难以撼动传统巨头的垄断地位。马斯克的审计报告虽被媒体广泛报道,却未促成实质性政策调整。美军的弹药危机和装备落后问题依然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