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军事评论

伊朗会败给以色列吗?

时间: 2025-06-20 15:39:01

 很多人都说伊朗怂、被间谍大量渗透、不团结,这次战争,伊朗一定会被以色列打败。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伊朗的内部矛盾确实较大,因为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宗教势力的统治力在下降。

同时,一些亲西方势力一方面对保守派宗教势力不满,一方面又对伊朗宗教势力过于强大而无力,因此产生了很多间谍。

在以色列摩萨德的渗透下,这些间谍对伊朗的国家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并且,从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的政治生态就分为了两大阵营——改革派和保守派,他们在各个领域都存在矛盾。

但是,如果分析伊朗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就会发现伊朗的矛盾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伊朗不会因为这些矛盾被以色列打败。

如果要了解伊朗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就需要回顾伊朗的历史。

从16世纪初到1925年,伊朗一直都由政教合一的王朝统治,以伊斯兰为国教,教士在国家政权里担任很多重要职务,并完全掌控教育和司法。

但是,到了1925年,在英国的扶植下,礼萨汗加冕成王,建立了巴列维王朝,并且进行了废除政教合一的尝试,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

但是事实证明,在伊朗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下,政府全面推行西化、切割宗教、进行资产阶级改革,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道路。

巴列维王朝的行动是限制宗教人士对政治的干预,没收宗教土地和基金,减少宗教学校,推行服饰改革等等。

虽然政府在经济改革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是主要受益者是大地主、王室成员和政府官僚们。

面对贫富差距过大、底层人民生活贫苦,农民、手工业商人和工人们心怀怨念。

另一方面,对于教育改革造就的知识分子,伊朗封闭的政治体制,也不能满足他们的政治意愿。

巴列维政权对知识分子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成千上万的知识界人士被逮捕。

面对大部分群体对政府改革的不满,霍梅尼跳出来喊出口号:不要东方,不要西方,我们只要伊斯兰!

之后工人们开始罢工,商人们开始罢市,教士们鼓动农村人反抗,学生们上了街。

霍梅尼成了伊朗人民的的精神领袖,伊斯兰革命爆发了。

1979年1月16日,巴列维国王永远逃离了伊朗,伊朗重新开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

所以,从唯一一次尝试政教分离的历史来看,在伊朗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下,政府贸然推行西化改革并不适合伊朗,霍梅尼政权确实可以兼顾更多群体的利益。

而巴列维时期不彻底的改革,也让伊朗人民痛恨了西方的体制。

伊斯兰教有上千年的信奉历史,这条有数百年历史的政教合一道路,仍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虽然伊朗目前国内仍面临着较大的矛盾,但是这种矛盾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伊朗的宗教政权也许会生变,但不是现在。

并且,伊朗作为一个悠久的独立民族,他们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在战时爱国主义之下,这种力量无法被打败。

间谍毕竟只是少数,伊朗的大部分人民都明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们不会背弃国家。

在军事实力方面,伊朗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有基本完善的军工体系,可以不断生产。并且,伊朗还有大量的导弹库存。

伊朗的国土面积是以色列的65倍,人口是它的10倍,GDp也和以色列差不了多少。

并且以色列目前的情况,也非常不乐观。

伊朗只要一天发射100枚导弹,以色列就至少要打500枚导弹防御,防御导弹的单发成本在300万美元以上,那以色列的单日的防御成本至少是10多亿美元。

以色列经过这几年的持续战争,再结合它目前的导弹拦截率来看,他的拦截导弹库存已经不多了。

并且伊朗持续的空袭,会导致以色列大量的资本和企业外逃,迫使大量企业向国外转移。

伊朗还可以通过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炸毁以色列的空运机场,实现大力封锁以色列的经济发展。

以色列只有几百万人口,只有那么几个城市,一旦伊朗选择跟以色列打持久战、消耗战,以色列要怎么战胜伊朗呢?

另外,还有很多人都在嘲讽伊朗懦弱,说他在抵抗之弧中总是不敢为“小弟”们上场。

但这个问题还有另一个角度。

哈马斯、真主党和胡塞武装等力量,其实也是在为他们自己的意识行态而战,而不是为伊朗而战。伊朗和他们的关系更像是合作者。

不是所有国家,都有我们抗美援朝的魄力和英勇。

至于伊朗和以色列的这场战争,伊朗可能会经历相对的失利,但是以色列也要付出同样惨痛的代价。

以色列一直在用侵略进行扩张,虽然它暂时因这条道路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最终也会倒在这条路上。君以此兴,必以此亡!这句话很适合送给以色列。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