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礼溯源:西周时已有军礼 西方军礼晚晴传入
不过,率先正式把"脱帽致礼"的传统改为用手接触帽檐敬礼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克伦威尔领导的新军。那时的英国军人相互敬礼时,右手掌紧贴帽檐,手心向外翻,用以向对方表示自己手中没有武器;同时两腿并拢呈立正姿势,以显军人气魄。法国大革命后,法国军队也先后实行了这一新式军礼。不久,这种军礼又传到美国,进而逐渐传到全世界。
军礼在中国同样"源远流长"。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军礼作为"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就同"吉、凶、宾、嘉"礼仪一齐并称为"五礼"。中国古代的军礼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拱手礼,据《史记》记载,汉文帝视察军营时,名将周亚夫手持兵器向皇帝拱手,说:"身著铠甲的将士不行拜跪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引起皇帝的赞赏。二是下级通常向上级行的跪、拜之礼。
鸦片战争后,西方军礼逐渐传入中国。晚清陆军用了半个多世纪才从旧军礼过渡到西式军礼。甲午战争后,经光绪皇帝批准,推出了第一个全国性的近代军队礼节制度--《陆军行营礼节》,并在辛亥革命前成为清军通行的军礼。
我军军人敬礼方式可分为举手礼、注目礼和举枪礼。着军服戴军帽通常行举手礼;携带武器不便行举手礼时可行注目礼;举枪礼仅限于执行阅兵和仪仗任务时使用。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