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日本天皇:在宫斗与内战中延续千年
在日本,人们称在位的天皇为"今上天皇",去世后再改称他的年号。据记载,日本第一代天皇是神武天皇,只不过,同许多国家一样,最早的首领都起源于神话传说。
神武天皇,只在传说里
相传开天辟地之初,日本列岛还不存在,神仙们都住在"高天原",即天上。一天,众神俯瞰苍茫大海,觉得美丽的海中既无海岛,也无人烟,实在寂寞。于是,掌管万物生灭的女神召来伊耶那岐、伊耶那美兄妹,命他们到下界治理海洋。女神还赐给伊耶那岐一杆长矛,用无瑕白玉精制而成,名为"天沼矛"。
日本画作上被八咫鸟所引导的神武天皇形象(中立者)。
兄妹俩来到通向下界的天梯旁,兄长伊耶那岐把"天沼矛"插入海中一搅,平静的海面顿时波涛汹涌。接着,他将长矛抽出,从矛尖取下许多盐,这些盐落到海里,堆积成了一个岛。他们顺着天梯来到岛上,把一根粗大的柱子顶天而立,并在柱子后面建起一座宏伟的宫殿,称"八寻殿"。二神沿相反方向绕着柱子转圈,相遇时,伊耶那岐赞道:"真是一个美娇娘!"伊耶那美也赞道:"真是一个美男子!"随后,二神交合,并先后生下8子,也就是四国、九州、本州等8个岛屿,总称"大八洲国"。伊耶那美生完8子,坐起身时,又生6岛。接着,她又创造了岛国的山川草木。
既然创造了日本列岛,为什么不再生一个天下之主呢?于是,伊耶兄妹又生出了"日神",即"天照大神",她一出生就光芒四射。二神喜之不尽,将她送到天上,让她治理"高天原"。后来,天照大神派孙子琼琼杵尊下凡,带着八尺勾玉、神镜和草薙之剑3件神器统治下界。他死后,其后代彦火火出见尊自九州开始东征,最终统一日本列岛。彦火火出见尊于公元前660年登基,成为大和民族的最高统治者,被尊奉为神武天皇,也是"开国之神"。那3件神器从此成为历代天皇标榜正统的"三大神器"。
日本皇室祖先天照大神的塑像。
神武天皇的故事主要记载于公元8世纪日本皇室授意编写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两部史书中。由于历史久远,其真实性已不可考。学界基本认为,神武天皇并不存在。这个神话模仿了中国皇权天授的故事,强调皇权神授,为天皇血脉的正统性和"万世一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古天皇社,供奉着第一个正式使用"天皇"称号的推古天皇灵位。
推古女皇,首次自称天皇
真实的日本天皇究竟起源何时尚无定论。根据中国史书记载,在南北朝时期,日本先后有5位大王来华要求册封,分别是赞、珍、济、兴、武。赞曾于421年和425年两次遣使南朝,宋武帝还特发诏书嘉许。这与《日本书纪》中的记载基本一致。那时,日本还没有称天皇,只是称大王。
7世纪初,"天皇"的称号正式出现了。提出这一称号的是日本第一位女皇、第33代天皇推古天皇。推古天皇592年登基,628年去世。一般认为,这是有日本信史可查的最早的天皇。她在位期间,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起统一的隋朝;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强大起来,占据汉江、洛东江流域。周边形势的变化引起了推古天皇和她的侄子、摄政王圣德太子的注意。他们也试图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开始了一系列改革--提倡佛教;从中国的佛教和儒家经典中找到"王权神授""王道思想"的理论依据,并与传统信仰相结合,树立天皇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观念;压制大贵族势力,给中小贵族授与冠位,培养人才;重视中日邦交,向中国派遣留学生。
在对外交往中,推古天皇和圣德太子的"中央集权、唯我独尊"意识也有所体现。他们不愿再臣服于中国。公元608年,推古王朝在给隋朝的国书中,首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即推古女王称自己为"天皇",称隋炀帝为"皇帝"。这是日本在对外交往中第一次正式使用"天皇"称号,意在挑战华夷秩序,与隋朝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