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世界史

盘点被阴谋论纠缠的文坛名人

时间: 2016-04-15 18:06:20

夏洛蒂·勃朗特谋害了亲人?亨特·S·汤普森死于政治阴谋?莎士比亚的名作其实出自英国女王之手?读罢下面的文字,你曾经的信仰大厦也许早已坍塌。

名作家生前身后的种种奇闻异事,总能给阴谋论爱好者提供无限灵感。无论它们多么耸人听闻乃至荒诞无稽,不妨让我们品一品文学背后的阴谋味道,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

1)夏洛蒂·勃朗特杀姐轼妹?

《简·爱》你多半读过,但如果告诉你,其作者夏洛蒂并非你通常想象的那样是个聪明且孤僻的"老姑娘",而是一介善妒而放荡的杀人魔头,你会不会被吓着?

阴谋论漫画
阴谋论漫画

根据犯罪学家詹姆斯·塔利的说法,勃朗特一家原本享受着平和的氛围,直到1845年,随着外表帅气、内心狡诈的牧师亚瑟·贝尔·尼科尔斯登场,他们的命运被颠覆了。

塔利断言,尼科尔斯唤醒了夏洛蒂内心的邪恶,他们联手毒害了夏洛蒂的姐妹和弟弟--艾米莉·勃朗特和布兰维尔·勃朗特均死于1848年,一个时年30岁,另一个时年31岁;安妮·勃朗特死于1849年,年仅29岁。主流的说法是,他们要么患上了结核病,要么感染了霍乱。可是,塔利自称对19世纪的毒药深有研究,说他们仨的死亡都是人为造成。

夏洛蒂之父忍无可忍,于几年后赶走了尼科尔斯。没过多久,夏洛蒂便与后者私奔,换来的却不是甜蜜的爱情,而是一年后离别人世的命运。塔利认为,夏洛蒂只是尼科尔斯的棋子,后者觊觎勃朗特庄园已久,因此,夏洛蒂必然要和亲人魂归一处,为尼科尔斯让路。

最初,塔利以纪实方式叙述了自己的论断,在所有出版社都吃到闭门羹。他索性改为创作小说,借助确有其人的女仆玛莎·布朗之口将上述内容娓娓道来,总算得以出版。这本《夏洛蒂·勃朗特的罪行》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不难想见,绝大部分夏洛蒂的粉丝不买账。

2)J·K·罗琳是个"托儿"?

"世界上真有人能像罗琳那样,在极度困窘的情况下写出如此高质量的作品吗?显然,她只是一个被雇来的演员,藏身于幕后的则是一群神出鬼没的代笔者。"

挪威电影制作人尼娜·格伦菲尔德相信这就是事实。他的质疑浓缩为一句话:"没人能够依靠运气获得长久的成功,一个人如何能在做到高产的同时,又在商业上广受认可?"换言之,《哈利·波特》系列是团队智慧的结晶,而且,原作者们很享受不为世人所知的感觉。

即便如此,罗琳的"演出"也颇具积极意义,至少,她激励了全球无数贫困的单身母亲。想想吧,用不到10年时间,写下6本厚厚的大部头小说,被译为55种语言并畅销全球!是的,如果阁下确实配得上这份单靠"码字"就能年入百万英镑的工作,你没准也能创造奇迹呢。

3)亨特·斯托克顿·汤普森"被自杀"?

根据相关传闻,汤普森在创作过程中发现了"9·11"事件的真相。thompsonmurder.com 网站称,所谓"真相"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新保守派和他们的珍珠港",总导演则是白宫。因此,2005年,也许是中央情报局,也许是光明会,或者是什么组织的人,认为在汤普森把信息透露给外界前,必须让其永远闭嘴,于是就让这位成名已久的作家和记者"被自杀"了。当时,死者留下了一封奇怪的遗书,标题写着"橄榄球赛季已结束"。

虽然汤普森的部分亲友承认,他几十年来一直幻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thompsonmurder.com 依然坚信自杀场景是伪造的,并分析了他不可能自杀的几个原因,其中之一是"汤普森的妻子安妮塔是年轻貌美的金发女郎,他们关系很好。"还有一条似乎更具说服力:汤普森对旁人说过,"他们打算制造我自杀的假象,我知道这群混蛋到底是怎么想的……"以笔者之见,这种话由擅长钓读者胃口的汤普森说出来,完全可以理解。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