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危局:战胜国如何处理战后问题
对于亚洲和欧洲的数百万人民来说,战争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苦难的结束。战败国和其他受到重创的地区的人民还在为了生存而挣扎。经济崩溃,钱不再值钱,工作和物资都没有了,食物和燃料紧缺。在许多地方,香烟成了唯一可用的货币,占领军是香烟的唯一来源。基础物资,肥皂、玻璃或咖啡都只能在黑市中买到。在可预见的将来,恢复和重建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取得了胜利的军队发现,他们要对那些不久前还是敌人的人民负责,不存在别的机构可以提供基础维护或重建援助。
纽伦堡审判中(从左向右)的戈林、赫斯、里宾特洛甫、凯特尔,后排:邓尼茨、雷德尔、席拉赫、绍克尔。
战胜国对法西斯国家的审判和处罚
胜利者也尝试着消灭那些他们认为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军事力量,并处罚相关责任人。在德国,各州政府在各自领域内开展非纳粹化行动。各州开展的活动都不一样,也反映了各州对纳粹意识形态根源的强调。苏联迅速处分了1945年以前在商界和政界占据重要位置的4.5万人。工业家、地主、军官、公务员和纳粹党官员等作为纳粹积极分子被处分,这意味着他们的地位和财产都没有了,而且其中很多人被发配到苏联劳改营。美国下发1,200万份调查问卷,征求民众的意见来决定对哪些人进行司法审判。初步估计将审判约300万德国人,但由于战后重建的需要和冷战的压力,部分掌握着对新德国建设有用的技能的罪犯可以得到宽大处理。四个占领区内都进行了再教育活动,将灌输反法西斯理念作为新政治系统和新社会体系的根本。
在德国和日本,同盟国以"反和平罪"、"阴谋发动侵略战争罪"、"发动战争罪"和"反人道罪"等罪名,指控了相关的个人和组织。通过被缴获的文件和证人,控方认为轴心国的暴行太过凶残,必须进行问责。经过数月的取证,大部分被告认罪,分别被判处死刑或监禁。随后,国际法庭及德国、美国、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以色列、香港、新加坡和婆罗洲(Borneo)等国或地区法院审判了数千名纳粹分子和日本人。即便如此,仍有许多犯下恐怖暴行的人设法躲过了法律的制裁。
战争持续的时间如此之长,战争结果在多方面如此显著地塑造了战后世界的政治形态,超出了任何人的预期。美国和苏联让欧洲得到了和平,并且和平维持了四十多年。没有统治国将意愿强加于亚洲。因为日本赶走了西方人,战败后日本撤退,只剩下一个真空存在着。国门被打开后,爆发了许多民族冲突和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