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世界史

欧亚大通道,5000年前的东西文化交流

时间: 2016-04-15 18:04:14

家马的野生祖先主要分布于欧亚草原的西端,乌克兰和哈萨克草原一代是最早驯化家马的地区,在东亚数百处遗址中从未发现马的骨架,只有零星的马齿或马骨出土,而且不能确定为家马。确凿无疑的家马和马车出现于商代,此后3000余年的历史,中原地区从未培育出优良的地方马品种,一直是"贫马"地区。

与马一起传入中国的还有可能是马车。在西方,马车的演变有比较完整的发展序列,经历了一个从四轮到双轮、从实心车轮到辐式车轮、从用牛(或驴)拉车到用马拉车的发展过程。但在中国,马车的出现则比较突然,最早发现的商代马车就是有辐的双轮车,显然十分成熟,不太可能是独立起源。

青铜技术同样起源于西亚,首先扩散到中亚、地中海地区(南欧和北亚)、南亚,然后扩散到欧洲大部、东亚和东南亚、南部非洲,乃至整个旧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现在的考古证据显示,巴尔干到安纳托利亚一带早在7000年前已开始冶炼金属,5000年前就可以冶炼不同比例的砷青铜、锡青铜、铅青铜或铅锡青铜,常见的青铜器是刀子、斧、剑、头盔、镞、马衔、凿、针、锥、耳环、指环、镜等,它们代表着畜牧业和父权社会的日益壮大,而种植业和母权社会逐步萎缩。

此后,冶金术进入东南欧的多瑙河中游、高加索和中亚的广大地区,乃至欧亚交界的乌拉尔一带,并继续东传,进入新疆和河西走廊一带。就目前的考古材料而言,中国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早期青铜文明带有明显的草原文化风格,并且冶炼技术要远远超过同时期的中原地区。但是,在进入中原地区之后,昔日游牧民族的草原风格被根深蒂固的农业民族风格所取代,先后出现了青铜鼎、鬲、爵、戈、戟、编钟等颇具东方特色的青铜礼器,直接促进了中原文明礼乐制度的成熟。

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华文明起源于西方文明。历史上,有关中华文明起源的"西来说"和"独立说"一直争执不下。欧亚草原通道的存在表明,这两种说法可能都有失偏颇,中华文明恰恰应该是在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中产生的,并且自始至终都有自己的根基和传统。在中国北方长城沿线一带,即现在的农牧交错带周围,存在一系列史前文化群体,兼具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双重风格。中原地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农业基础,西方的小麦、黄牛、绵羊和青铜冶炼传入后,不仅没有动摇其农耕文化,反而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进一步壮大,最终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华夏文明。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