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麦克阿瑟:希望孙立人负起保卫台湾的责任
柯克尚未去台湾,形势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孙立人主动将一封密函送交柯克。孙立人在信中提出愿意领导兵变以除蒋,但要求得到美国支持,至少是默许;他表示,一旦掌权,将制止腐败,并在对付共产党方面,更具弹性(即不强求反攻大陆)。
杜鲁门当时虽未立即作出决定,但鉴于其一贯的反蒋态度,国务院并未觉得会有什么出乎意料的决定,所以,艾奇逊等开始紧张地部署政变前的准备工作。1950年6月23日,腊斯克与胡适在纽约布拉萨大酒店会晤,并正式要求胡出面领导反共亲美的自由派内阁以取代蒋,胡表示毫无兴趣,还指责美国在盟友遭难的时候落井下石,不过,他认为蒋不宜再做"总统"。
相关阅读:抗日名将孙立人身边的女人 第二任夫人为他找情人(爱情婚姻家庭)
核心提示:随孙立人到台湾后,张晶英开始张罗着为丈夫找个"如夫人",她心目中最初留意的人选,是一个叫黄正的女子。
随着电视剧《中国远征军》的播映,远征军着名将领孙立人也受到后人的关注。他前半生传奇的军事生涯、后半生坎坷的幽禁岁月,被逐渐公开。而他一生中的四段恋情却鲜为人知。
第一任妻子龚夕涛:晚年最大的愧疚
晚年的孙立人虽然身在台湾,但对大陆的龚夕涛念念不忘。她不仅是孙立人的第一任妻子,更是孙立人一生在感情上最大的愧疚。
1919年冬,年仅20岁的孙立人在父亲的安排下与出生合肥望族的龚夕涛完婚。当时孙立人正在清华读书,已经受到新思想的冲击,还曾和同班同学罗隆基、闻一多等人一起参加了"五四运动",对于父母安排的这桩婚事,他怀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孙立人一直觉得,妻子未受过新式教育,两个人总是谈不拢,他建议龚夕涛去学校读书。但此举遭到父亲的反对。孙立人一气之下,寒假一结束即回清华,假日也不回家。龚夕涛终年守在家中,侍奉公婆,博得孙府上下的一致称赞。1924年夏天,孙立人的堂兄孙雨人有了儿子孙至锐,缺人照料,龚夕涛将侄子视为己出,关心得无微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