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女忆吴晗:“一定要跟姚文元们斗到底”
2.舅舅驮着孩子满地爬着玩
1957年"反右"运动中,我的父亲宋汝纪,被内定为极右分子,发配到青海改造。母亲随行去照顾父亲,带走我的两个妹妹,把我一个人留在北京,委托住在北京北长街90号的舅舅照顾。母亲执意要求我,除了在师大女附中(现"北京实验中学")住校学习以外,每个周末和寒暑假,必须在舅舅家度过。我遵从母命,在舅舅、舅妈的教养下,度过了幸福的青少年时期。直到我升高中前夕,舅舅家才领养了两个孩子。第一个是女孩,第二个是男孩。女孩取名吴小彦,我们姐妹相称。每次看到小彦妹妹骑到舅舅背上满地爬着玩,我便想到自己小时候,舅舅同样驮着我爬,我们欢笑的样子;舅舅还经常用胡子扎我的脸,用手指抓我的痒痒,乐得我前俯后仰。我真是太爱我的舅舅了。
那段生活中,舅舅给了我一个舒适的家。我最喜欢舅舅家的西厢房,这是一间小书房。书架上放满了文史、社会科学、文艺作品、名人传略等书籍,尤以线装藏书为多。舅舅说,只要我读完把书放回原处去,想读哪一本都可以;还说有什么不懂的,随时可以问。可见,舅舅的教育思想是开放的、自主的、平等的。
在小书房中度过的那些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快活的时光。直到现在,虽然生活在美国,但我还常常回忆起那小书房。
3.考上清华,得到舅舅的"另类"奖励
记得舅妈参加郭沫若领导的、编写《文成公主》、《武则天》和《曹操》三部大型历史剧的工作,需要考证大量史料。舅舅和舅妈让我抄写史料。我们用的格子稿纸是古版的,要从右向左、从上向下抄写。其实,他们是在培养我对书法、古文和历史知识的爱好。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