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才女冰心爱情传奇:“书呆子配交际花”
吴文藻走后,冰心内心的情愫开始发芽了。她为他写下了这样一首情诗:
躲开相思,
披上裘儿,
走出灯明人静的屋子。
小径里冷月相窥,
枯枝--
在雪地上
又纵横的写遍了相思。
浓得化不开的思念别绪,像温热小窝的灯影,倔强、轻脆,让人心疼得只怕一松手,就会像枯枝一样支离破碎。
1925年冰心利用暑假到康耐尔大学补习法语。她到补习班时,惊奇地发现吴文藻已先期来到了这里。此时在这里读书的中国留学生,都到别处度假去了,这里只有冰心和吴文藻两个中国人。课余他们一起领略山光水色,到湖上泛舟。吴文藻终于鼓足勇气问道:"我们可不可以最亲密地生活在一起?"冰心的脸立刻涨得绯红,一句话也没说,低头回到了宿舍。这晚冰心夜不能寐。吴家与谢家门第是否相当,两人名位的高下,这都不在冰心考虑之列;她思索的是吴文藻的性格与自己不同,今后的家庭生活能否和谐。可是,性格不同,说不定反而可以相辅相成呢……
第二天,他们又到林中漫步。冰心坦言:"我思索了一夜,自己没有意见。但是我要得到父母的同意,才能最后定下来。"吴文藻喜不自胜。暑假结束,冰心回到威尔斯利女子大学,整理衣物时,她取出吴文藻送她的礼物细看:一支"理想"牌钢笔和一大盒印着谢婉莹三字的第一个字母的信纸。她细细品味着这份礼物的含意。
三年后,冰心乘上约克逊号邮轮回国,应司徒雷登的邀请,在燕京大学任教。
一天她的父亲谢葆璋忽然收到吴文藻从美国剑桥寄来的一封求婚信,信中说:"令爱是一位新思想旧道德兼备的完人。她的恋爱与婚姻观,是藻所绝对表同情的。我常觉得一个人,要是思想很彻底,感情很浓密,意志很坚强,爱情很专一,不轻易地爱一个人,如果爱了一个人,即永久不改变,这种人的爱,可称为不朽的爱了。她虽深信恋爱是个人的自由,却不肯贸然独断独行。她这般深谋远虑,承欢父母,人格活跃,感化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