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对失去大陆的检讨:我们对共产党太宽大
这本书的第一编题为"中俄和平共存的开始与发展及其结果",文中蒋介石概述了30年的历史,从原因讲到结果;第二编"反共斗争成败得失的检讨"今天看来是更为精彩、更值得研读的内容。
在第二编中,蒋介石先是总结了国民革命各战役的成败得失。对第一战役--北伐战争,他认为,在北伐前戡定中山舰事变,北伐中全面清党、肃清了共产分子,并"粉碎了苏俄赤色帝国主义建立东亚新殖民主义的阴谋",北伐才取得最后的成功。第二战役,蒋介石称"长江剿匪战争",即毛泽东说的"十年内战"的后半期,中共党史中的"五次反围剿"。蒋说,国民政府面临与日军和共产党两面夹击的形势,行动受限,前三年的第一次至第四次围剿"都未能收得预期的成效"。而第五次围剿,采用了正确的思想和策略,才"肃清了长江七省匪区的大小巢穴,彻底粉碎了共匪苏维埃傀儡组织"。他说的政策方针有:"先安内而后攘外";"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战略取攻势,与战术取守势"等。
军事上有步步为营、节节筑路、划区兜剿、分进合击等。共产党的总结正相反,第一次到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对第三战役--抗日战争,蒋介石写道:"我们中国是一个弱国,无论经济、工业、科学、技术,以及军队、武器,都不如日本。因此九一八以后,我们忍辱负重,与日本谈判和平,六年之中,并不轻言宣战。但是战端一开,我们只有不惜'向国内退军'的焦土政策,而以三民主义的新精神,和国民革命的新战法,来对日本军阀,作绝对性的战争。我们坚持这一战略原则,全面抗战至八年之久,其间虽经过苏俄无数破坏的阴谋,和共匪积极反动的叛乱,但最后终能与世界大战,获得共同胜利的结束。"对第四战役--"抗战胜利后反共斗争的挫折",蒋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苏俄与中共得以施逞其侵略计划,而我们反共战争,竟遭受悲惨的挫折。三十年来国民革命之传统精神,被其"丧,民族固有的德性几乎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