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风云人物

邓小平最喜爱的战争大片 称每年都要看一遍

时间: 2016-04-15 17:57:09

在李俊的统筹指导下,电影《大决战》所包含的三大战役在全局上自然天成,但每场战役却各有特点。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是以打为主,一仗一仗地打,一地一地地 夺。而平津战役则是有打有谈,军事较量和政治交锋交错,互为制约,巧妙地避开了前两部已经充分表现的尸横遍野、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将重点放在战略部署及 和平谈判方面,从而使观众能够直观地领略到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巧妙的斗争策略。即使表现战争场面也很特别,如平津战役攻打天 津的战斗用29个小时就攻下来了。为了显示这一特点,导演特地在银幕上用字幕精确地显示战斗时间表。

总导演李俊经过反复认真思考,为影片定下"刀削斧砍不失其细,精雕细刻不失其雄"的艺术原则。他说:"影片应该是大笔挥洒出来的一幅巨大画卷,有分量,有 气势,有力度,有视觉冲击力。同时还要注意挖掘动人肺腑的细节,没有细节就不会有感情上的冲击波。应该精选加工,努力把思想性、艺术性结合起来,使之有观 赏性。尤其是我们放映时间长达9个多小时的影片,如果不充分注意观赏性,不分析观众的审美心理,就会看的人很少,这将是一个不幸的结果。"

邓小平最喜爱的战争大片 称每年都要看一遍

看过《淮海战役》的人对片中这样一个悲壮情节一定记忆尤深:在战役停顿的瞬间,一个女大学生不堪国民党士兵的侮辱逃出帐篷,身披睡衣在冬天的旷野里奔跑。 一位解放军战士见状挺身相救,并用自己的棉大衣裹住女学生。两人不幸中弹,女大学生把棉衣盖在战士身上与之相拥而死……类似的情节在《辽沈战役》中也有体 现:敌人的通讯班被我军包围后,一个敌军排长高喊着"缴枪不缴女人",然后开枪把通讯班里的女电报员都打死了。战争性质及国共双方的决战命运通过女性这一 特定的视角在片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