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何拒绝蒋介石划江而治 200万解放军底气硬
北平和平解放,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毛泽东把"北平方式"定为与南京政府和谈的样板,他在3月5日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我们 的方针是不拒绝谈判,要求对方完全承认8条,不许讨价还价,并警告李宗仁、白崇禧,如不愿接受北平方式,就用天津方式--武力解决。
毛泽东既作"北平方式"和平渡江接收江南的准备,又作"天津方式"武力解放江南的准备,早在2月初,就已任命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5人组成总前委,领导组织渡江战役。
国共谈判开始,第一阶段由周恩来与张治中、叶剑英与黄绍竑、林伯渠与章士钊、李维汉与邵力子、聂荣臻与李蒸、林彪与刘斐作个别对话。南京代表口径一致,要求中共不要过江。中共代表同样口径一致:人民解放军必须渡江。
4月4日,新华社播发毛泽东撰写的社论《南京政府向何处去》,宣告中外:人民解放军就要向江南进军了,这不是拿空话吓唬你们,无论你们签订接受8项条件的协定也好,不签这个协定也好,人民解放军总是要前进的。
鉴于南京代表再三请求中共有所宽容,为争取谈判成功,毛泽东于4月8日起亲自出马,逐个会见南京代表,就战犯名单、军队整编、解放军渡江、联合政府的组建 等,凡中共所能作出的让步都交了底,其中的第四点是:人民解放军必须过江,其时机可以在签字后实行,或经过若干时日后再过江。张治中等表示可以接受,于是 向南京请示。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