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风云人物

贺龙七十次要求入党为何遭拒绝 不接纳高级军官

时间: 2016-04-15 17:56:57

贺龙接到孙中山的信非常高兴,决心追随孙中山,革命到底。在随后的两三年时间里,贺龙执行孙中山的指示,在湖南、四川、湖北一带,与军阀进行了大大小小多 次英勇作战,可是,局势仍没有丝毫的变化。贺龙非常失望、苦闷,对孙中山依靠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的做法产生了怀疑。他对自己的好友刘达五说:"孙中山是 个伟人,我一直是对他敬佩的。可是,经过两三年在四川打仗,我有点想法啰,依我看,孙中山很多次出兵作战,都是正义的。照理说,正义应该得胜嘛,毛病就出 在他依靠的还是军阀队伍。这帮人有奶便是娘,你势力大,他跟你,别人势力大,他又投靠别人,早晚是靠不住的。"他问刘达五,"你听说过俄国革命没有?"他 说:"俄国的沙皇,资本家统统被打倒了,由工农当家搞共产。我很想知道这个产怎么个'共'法子,和孙中山先生的'平均地权'有什么不同?中国也有共产党 了,想必更高明些了。不过,我想,不管怎么'共',要有产才共得成,穷人反正不会吃亏。""当年花汉儒对我讲起马克思学说,社会主义、苏俄、共产党,让我 觉得看到了光明,觉得中国有了出路。可惜的是,我不懂啊,又见不到一个共产党,看不到,摸不着,心里发急,又没办法啊!"

贺龙七十次要求入党为何遭拒绝 不接纳高级军官

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确定与国民党进行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支持下,孙中山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培养革命人才。这年夏,贺龙率部驻贵州省铜仁县, 此时,他已经在熊克武部任旅长。他收到秘书长严仁珊的亲戚周逸群从黄埔军校寄来的许多进步书刊和关于广东时局、黄埔军校、国共合作等情况的信件。周逸群, 原名周立凤,1896年生,贵州铜仁县人。1919年赴日本留学,1923年回国,在上海参加创办《贵州青年》旬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4年10 月入黄埔军校第2期学习。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对贺龙走上共产主义道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贺龙认真地阅读了这些材料,请严仁珊为他详细讲解, 思想豁然开朗,以前许多想不明白的道理,现在突然明白了,他由衷地感叹说:"我看哪,只有找到共产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救中国!"经过慎重考虑,他决 定去广东找共产党,旅长职务交由第一团团长谷青云担任。他把这个决定报告了熊克武。但熊克武不愿意放走手下这名能征善战的骁将,无奈之下,贺龙委派他的参 谋刘达五去广州谒见孙中山,寻找共产党。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