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如何确定领导人选 “试用期”观察3个月
邓小平提出,新的中央领导集体要"胸襟开阔"、"从大局看问题"、要"放眼世界,放眼未来"。这是他对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最根本的要求"。1989年5月 31日,他在同李鹏、姚依林谈话时说:"毫无疑问,就从政的经验、斗争的经验来说,我们的班子有弱点,这是事实。""进入中央最高层的每个成员,都要不再 是过去的自己,不再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因为责任不同了。每个人从自身的角度,包括自己的作风等方面,都要有变化,要自觉地变化。领导这么1个国家不容易 呀!责任不同啊!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胸襟开阔。要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
邓小平特别强调,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要"取信于民"。邓小平一直坚持把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干部优劣的标准。在组建第 三代领导集体时,他把这一点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他说:"第三代领导要取信于民,要得到人民对这个集体的信任,使人民团结在1个他们所相信的党中央领导 集体周围。"要取得人民的信任、拥护,一方面"我们起用人,要抛弃一切成见,寻找人民相信是坚持改革路线的人,要抛弃个人恩怨来选拔人,反对过自己的人也 要用。"另一方面,要支持反对腐败。他说,这次(指1989年政治风波)出这样的乱子,其中1个原因,是由于腐败现象的滋生。在这次事件中,没有反对改革 开放口号,比较集中的口号是反对腐败。对某些人来说,这个口号是1个陪衬,但对我们来说,要惩治腐败。不惩治腐败,确实有失败的危险。新的领导人要认真抓 这个问题。要清理我们自己工作中的错误扎扎实实做几件事情,体现出我们是真正反对腐败,而不是假的。他说:惩治腐败这个关我们必须过,要兑现,要拿事实给 人民看。"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
邓小平提出的建立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设想和选拔第三代领导集体成员的条件,是形成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政治基础。正是有了这个基础,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才顺利产生并承担起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确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全党做出的正确选择。
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组成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产生了以江泽民为总书记的新的政治局常委会,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式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