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新婚遭遇尴尬事 毛泽东也极为震惊
三
罗荣桓和林月琴彼此都不是初婚,但他们在婚姻问题上坦诚相见。
罗荣桓生长的地方---南湾,是湖南省东部、湘江中游衡山县的一个小村镇,这里风景秀丽,物产富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但是,罗荣桓的少年时代远非美好,尤其是婚姻问题更是如此,就在他17岁那年春节来临的时候,父亲罗国理决定乘着过年的机会,为罗荣桓办理婚事。女方名叫颜月娥,比他大两岁,知书识礼。那双三寸金莲,烙下了封建社会迫害妇女的印记。这场婚事对于罗国理来说是大喜事,可对于罗荣桓来说,却完全不是。他于两年前离开了偏僻闭塞的南湾,乘轮船顺湘江北去,来到长沙协均中学读书。这所中学是新式的学校,当时被称为"洋学堂"。罗荣桓在此受到民主、自由思想的熏陶。当父亲正式通知他务必要和颜月娥结婚时,他执意反对这场包办婚姻。但是,罗国理根本没有任何商量、妥协的余地。
罗荣桓如若违抗父命,只有同家庭决裂,而年仅17岁的他还下不了这个决心,因为他求学的费用还要家中提供,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违心地做了"新郎"。 按照民间习俗,结婚三天新郎要陪新娘回门到老丈人家。罗荣桓就在半路上告别了颜月娥。他一面拭泪,一面告诉她:"我走了。我也知道,这样做对不住你,可我实在没有别的法子。宽恕我吧,宽恕我吧……" 从此,罗荣桓离开了结婚3天的新娘,义无反顾地返回长沙继续读书。只是寒暑假为了领取下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才回家。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以后,他坚定地离开家乡,献身革命。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