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回忆林彪五大问题 曾带头提议撤换毛泽东
第三,"对刘(伯承)的批评不是与人为善的"。
此事指1958年发生在军队的"反教条主义斗争"。
"反教条主义"问题,实事求是地讲,并不是由林彪引发的。但林彪在其中推波助澜,煽风点火,起了一定的作用。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的原定议题是检查军委和各总部对军队工作的领导。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会议开始后,却把原来意义上克服思想上、工作上缺点的反"教 条主义",变成了一场所谓严重的"路线斗争"。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一大批在军队建设上坚持"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并为此而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高级将帅刘 伯承、叶剑英、粟裕、萧克、宋时轮、陈伯钧、李达等同志。把斗争的重点对着不谋私利,不恋权力,一心一意从事军队高级干部教育工作的原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 院长兼政治委员刘伯承;对着统一领导全军的军事训练和院校工作为提高全军的军政素质做出了极大贡献的解放军训练总监部。
长期以来小病大养、不干工作的林 彪,在反"教条主义"中却抓住机会,打击别人,抬高自己,肆意整人,无限上纲。会议一开始,林彪就无中生有,胡说什么:"有人一提起学习就想到外国,专学 外国的东西,以为只有外国的东西才是好的。这就是迷信,一定要打破迷信观点。""不要一谈到外国的东西就津津有味,把本国的东西看作是'土包子'。""我 们的经验很丰富,不能把黄金当黄土甩掉了。"他还耸人听闻地说:"有的单位不把毛主席军事著作作为军事基本教材,只作为参考材料,是不对的。有的单位连参 考也没有列上,就更不应该。"林彪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实际上并不存在,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不点名地攻击军事学院和训练总监部,攻击主持这两个单位工作的刘 伯承和叶剑英。
"反教条主义"的结果,是从根本上否定了南京军事学院自建院以来的工作,彻底否定了刘伯承自担任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和担任训练总监部部长以来辛勤工 作、呕心沥血,对提高人民军队军政素质,加强人民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刘伯承在"反教条主义"中受 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而新中国建国后拒绝赴朝鲜参战,长期"养病"的林彪,却因为"反教条主义"有功等原因,在中共八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