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莽撞求爱吓哭女学生 洋顾问寂寞四处找老婆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由保安迁到延安,当时延安全城只有2000余人,"饭铺只有四五家,使用着木头挖成的碟子,弯的树枝做成的筷子;商店没有招牌,买错了东西很难找到原家去换,因为它们有着同样肮脏同样破旧的面貌。"全城肮脏拥挤,厕所尤其原始。丁玲纪实小说《医院中》记述了这样的细节:"老鼠就在天花板上面窜来窜去啃浆糊吃。一次,隔壁房里竟有一只老鼠从上面掉下来,砸在正在睡觉的傅莱大夫的脸上。"
于光远到达延安首夜大战跳蚤,落荒逃出房间,抱被睡在场院几根原木上。原《人民日报》社长胡绩伟也记述了终生难忘的大战臭虫:"我一个人睡在一个旧窑洞里,臭虫多得可怕一排排一串串地从各种缝隙中爬出来,结队进攻,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令人毛骨悚然的怪事。开初我用手指抹杀,以后用手掌抹杀,弄得满手臭黄水,还是杀不完。好在我随身带了针线,赶快把自己带来的床单缝成一个口袋,把身体装在里面,尽管这样,还是辗转反侧,到天快亮时才迷糊了一小会儿。起床一看,床单上血迹斑斑"。
在延安,人人都穿制服,冬天发一套棉衣裤棉鞋帽,夏天只发一套单衣。衬衣衬裤一开始是不发的(后来每年发衬衣一件、短裤一条),闹出不少笑话。田家英夏天下延河洗澡,来了一群女性洗衣,他在河里起不来,因为惟一那条裤衩刚刚洗过晒在河滩上。
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只发两季衣裳:夏天一身单军装,冬天一身棉军服,当中没有换季的衣服,手巧的学员把棉花取出变成了夹衣。谁如果带来多余的衣服,会无私地送给缺衣的同学。一旦得知某位学员要奉命到大后方工作,来自大城市的女学员会立刻捧出来时穿的旗袍、大衣,供她挑选。
陕北公学、抗大的学员七八人挤睡窑洞土坑,只铺一层茅草,挤得连翻身都困难。女子大学学生的卧位只有一尺半宽,起夜回来常常发现没了位置,要拱进去慢慢挤几下才能"收复失地"。男性炕位也不过二尺半。蜷身睡习者很快得到纠正--直腿挺睡。
女生早晨照镜子也是麻烦事,得排队,轮到者左顾右盼不愿离去,镜子女主人终于摔镜四分:"咱们还是'共产'吧!"一镜成多镜,增扩利用率。同时,每人腰间永远挂着一个用罐头盒做的大茶缸,女生用它吃饭喝水、刷牙洗脸,甚至冲脚、洗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