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罗生特:堪比白求恩的犹太中共党员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他提出,想回解放了的祖国奥地利去,和家人相聚,寻找失散的女友,同时动员旧友来参加新中国建设。中央批准了他的请求。
送别罗生特时,刘少奇说:"当年在盐城欢迎你,那是在抗日战争艰难的敌后;今天在天津欢送你,我们已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开始建设新中国。这中间有你很大的功劳。"之后,罗荣桓夫妇将他送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在上海,时任市长陈毅设宴为他践行。
当时,他的新四军老战友、时任解放军东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吴之理正好在上海。多年后,担任了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的吴之理还清楚地记得,临行前,罗生特告诉他,自己还会回中国,并且要带着未来的妻子一起来。罗生特在中国的九年间,他和罗生特多次分别又重逢,他以为,这一次分别亦是寻常事。没想到,竟成永别。
客死以色列
1949年11月末,罗生特回到奥地利,得知母亲已惨死于集中营,弟妹也都逃离了奥地利。家破人亡的他,在维也纳漂泊无依。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得知昔日的中国战友们纷纷重上前线,罗生特非常希望能回到中国,加入他们的行列。
后来任中科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的沈其震在接受奥地利对华友好及文化关系促进协会(奥中友协)副会长格尔德·卡明斯基访问时曾告诉他,罗生特向中国驻东德大使馆申请签证,但因在抗美援朝期间,中方对与西方人员接触非常审慎,没能如愿的罗生特受到很大打击。
1951年,罗生特又去了中国驻瑞士大使馆,再次提出去中国的申请,迟迟未获答复。他决定去以色列投奔弟弟,同时等待答复。
1952年初,他终于接到中国驻瑞士大使馆的回复,请他去大使馆面谈。这次见面的详情,已经无法获知。这年3月11日,他给在英国的妹妹写信说:"应我的老公司(指代中国的暗语)的邀请,我在欧洲呆了四个星期。会面没有得出最终的结论……不过我还是充满信心。"
返回以色列后,健康每况愈下的他住进了医院--1948年平津战役结束后,他曾去北京协和医院检查身体,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冠心病、主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陈旧性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