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风云人物

被李宗仁称为“川军抗战史最光荣之一页”

时间: 2016-04-15 17:52:18

进犯滕县的日军是矶谷廉介的第10师团第33旅团(旅团长濑谷启),以及和第106师团、第108师团。敌方配有大炮70多门,战车四、五十辆,并有配合作战的飞机四、五十架,装甲火车两列,共约三四万人,统一由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指挥。而保卫滕县的中国参战部队为第22集团军,总司令初为邓锡侯,继为孙震,指挥两个军:第41军(辖第122师,师长王铭章;第124师,师长孙震兼)和第45军(辖第125师,师长陈鼎勋因病在郑州休养,由副师长王士俊代;第127师,师长陈离)。第22集团军所辖两个军均系"乙种军"编制,即每军两个师,每师两个步兵旅,每旅两个步兵团,缺少特种兵编制。整个集团军不过4万多人,武器窳劣,装备陈旧,主要武器为四川土造的七九步枪、大刀、手榴弹和为数很少的四川土造轻、重机枪和迫击炮,没有一种新式重兵器,更谈不上交通、通信、补给、卫生等各种装备器材了。此前,川军在晋东战场上已经同日军作战四十余天,损失惨重,伤亡过半,到滕县防守时全军团实际上只有八个团,总兵力不过两万人。

被李宗仁称为“川军抗战史最光荣之一页”

面对凶猛的来犯之敌,第22集团军总司令孙震任命王铭章为第41军代军长,统一指挥第122、124师。实际上在滕县县城内由王铭章统一指挥的只有这两个师的师部和第364旅旅部的兵力,加上滕县地方保安团队400多人,兵力也不足3000人。临危受命,王铭章将军将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他勉励守城将士说:"以川军薄弱的兵力和窳劣的武器,担当保卫徐州第一线的重任,力量之不足,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身为军人,卫国保民而牺牲,原为天职,只有决心牺牲一切,才能完成任务,虽不剩一兵一卒,亦无怨尤。不如此无以对国家,更不足以赎川军20年内战的罪行。"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