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风云人物

王光美为什么会选择到河北省桃园进行“四清”

时间: 2016-04-15 17:50:49

"大跃进"之初的桃园

桃园是抚宁县南部平原区一个小小的村落,原属榆关区卢王庄公社(今属牛头崖镇),与卢王庄相距不过一公里。南距避暑胜地北戴河十余公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历史上就是抚宁的主要粮仓之一。

桃园有一个农民,叫关景东。他上过几年学,腹中有些墨水,聪明机灵,记忆力强,天生富有讲演才能,为人能干,办事公正,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1949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担任榆关区团委委员,负责14个村团的工作。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毛泽东、党中央号召农民组织起来,搞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抚宁县委书记阎柏文、榆关区委书记王殿福找关景东谈话,让他搞一个初级农业社。为什么县委领导要把这项工作交给关景东呢?据关景东回忆:"因为当时的村支部书记岳广玉自由脱党,去了东北,支部宣委兼民兵连长吴臣去了北戴河海滨经商,支部组委赵树春常年有病,不能参加工作。其他党员都没有文化。而我是县里、区里重点培养的入党对象,因此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回村后,关景东组织5名团员建起了初级社,命名为"关景东农业社"。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粮食产量居全县第一,受到县委的表扬,关景东出席了全省青年团先进代表大会,受到了团省委的嘉奖。经过实践对比,群众认识到,组织起来的农户确实比单干有优势,抗风险。秋收后,在当时强大的政治压力下,各农户都"纷纷要求入社",一下子全村70多户农民全部入了社,关景东任社长。又经过一年的努力,获得了大丰收,亩产量达到423斤,居全县第一(全县平均200多斤);分红值全县最高,达到1.7元(全县平均0.8元),粮棉油大大超过了定购任务。1956年,党中央、毛泽东发出组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号召。按照县委的要求,他们以卢王庄、桃园两个村为主体组建了东方红高级社,当时只有25岁的关景东被选为副主任。1956年是成立高级社的第一年,粮食产量居全县第一,在唐山地区名列前茅。1957年,东方红高级社粮食平均亩产580斤,连续五年获全县第一。1958年关景东当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出席了全国劳模会,受到中央和省地县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

王光美为什么会选择到河北省桃园进行“四清”

1958年下半年,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口号的鼓动下,全国浮夸风盛行一时。刚开始时关景东他们计划每亩产量达到650斤,力争700斤。在当时条件下,已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了。抚宁县委第一书记强华找到关景东,要求他们"胆子要再大一点儿,劲儿再鼓一鼓,产量再提高一些。"他们被迫又提出亩产"保700斤、争800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县委决定在东方红高级社搞试验田,由强华亲自挂帅,县农林局局长刘林清和一名技术员长期驻守,指导全面工作,并拿出30亩地搞试验田,计划亩产"保1000斤"。在这一年里,在党中央、毛泽东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引下,东方红高级社社员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早出晚归,辛勤耕耘,精心管理,加之风调雨顺,农作物长势十分喜人,形势一派大好。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