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飞的“红色影像”:当摄影成为武器
沙飞(1912年5月5日-1950年3月4日),原名司徒传,广东开平人。1937年12月沙飞在河北加入八路军,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军队里第一位专职摄影记者。他创办的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新闻摄影科,成为共产党第一个新闻摄影机构,他开办的《晋察冀画报》成为共产党第一份新闻摄影画报。
1937年11月,五台山人民自卫队。自卫队伍经过静穆寺庙,人群中的脸庞几乎都是沉思坚毅的,就像不远处挺立的苍松古柏。沙飞给头顶的苍穹留了很多位置。
1940年8月,将军与幼女。篮子中的女孩,是战士们从战争中抢救出来的日本孩子,她的父母已经丧生。因行军不便照顾孩子,将军聂荣臻准备把孩子送往日军军队。两国交战,在时光深海里,不仅会留下战争的历史,也会留下更漫长的和解的历史。
《红色影像》
编著:司苏实
版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5年6月
沙飞(1912年5月5日-1950年3月4日),原名司徒传,广东开平人,摄影师,抗日战争时期成为中共军旅摄影师。
1939年春,儿童团站岗并教路人识字:"加紧春耕"。手持武器的孩子们都在微笑。阳光温煦,树木如约抽枝展叶,战争会继续,生活也在继续。
1939年6月,给参军青年家属发馒头。一张悲戚绝望的中国老年男人的脸引人注目,他的眼中若有微茫的希望;而另一边,是双手拿着馒头一脸喜悦的孩子。人群中其他脸庞,也都值得细细凝视。
沙飞的"红色影像":当摄影成为武器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战乱纷扰,时局动荡,时代的阴风疾雨卷及普通人的生活,家国俱危难,豪壮之志自然潜入年轻的理想,用生命与热血救国挽狂澜,仿如信仰般鼓舞了一代人的精神,个人梦想与国家追求前所未有地冲积在一起。正是在那样的时代,社会生活各个维度,都收缩内卷,朝着救国、抗日、革命等历史主题敛合。摄影亦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