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军事网 · 抗日战争

血性爱国将军续范亭 中山陵前剖腹抗日明志

时间: 2016-04-15 17:23:35

血性爱国将军续范亭 中山陵前剖腹抗日明志

他为反对蒋介石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倒行逆施,在中山陵前剖腹自杀以抗议;他的一首诗,还被毛泽东定为自己的座右铭……3月13日,知名文史学者刘继兴在其博客发表文章介绍了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就是辛亥革命元老,被社会各界赞为"最有血性的爱国将军"的续范亭。

续范亭生于1893年,山西崞县(今原平市)城东南西社村(今属定襄县)人。太原陆军学校毕业,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当过孙中山的卫士长。1911年辛亥革命时,续范亭任革命军山西远征队队长,率领一个先锋营在风雪中行军500里,占领雁北军事重镇大同。在清军的疯狂反扑下,他带兵坚守40天,从此扬名山西军界。那年他18岁。

民国建立后,续范亭因反对袁世凯称帝,反对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遭到通缉,被迫外逃,后在西北国民军中任职。"九一八"事变后,续范亭反对妥协,呼吁抗日。但蒋介石政府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1935年,在南京拜谒中山陵时,他悲愤地写下《哭陵》一诗:"谒陵我心悲,哭陵我无泪。瞻拜总理陵,寸寸肝肠碎。战死无将军,可耻此为最。腼颜事仇敌,瓦全安足贵?"

爱国心切救国无门,续范亭在中山陵前剖腹自戕,以死来唤醒国人抗日。他在《告民众书》中说:"余今已绝望,故捐此躯,愿同胞精诚团结,奋起杀敌。"但被守陵卫兵发现救起。他的好友及时赶来,将他送往南京中央医院。现场救护人员还在他衣袋里发现了一首《绝命诗》:"赤膊条条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窃恐民气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

国民党政府严令报馆不许声张,还派特务监视医院,不让任何记者采访。纸包不住火。一张上海私人报馆突破禁令,刊登续范亭躺卧病床照片和五首绝命诗手迹,引起举国震惊。

续范亭的壮举,是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有力揭露和抗议,激励了全民抗日热情。但为消除影响,国民党竟造谣说是续范亭因"失恋"而自杀。后来,续范亭在一篇文章中讽喻说:"不错,我是失恋了。早在国民党成立时,我就爱上了她。希望她将来能有出息。但我没想到她长大后变节了,被坏人引诱改嫁了。今年,她刚25岁,就已经丑陋的不像人样子了。我对她的确失望了,不再爱她了。"

123下一页
热门新闻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