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载能力超过C919,运10为何下马?专家说出了实情
运载能力超过C-919,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110吨,而今天的C-919最大起飞重量仅为77吨。它的最大航程可以达到8300公里,C-919最大航程只有5555公里,它1980年9月26日首次试飞成功,C-919直到2017年5月5日才首飞成功,时间上整整提前了37年。它同样是商用客机,它就是运-10飞机。研制十余年,首飞2年后,1982年起,运-10研制基本停顿,1986年,运-10飞机研制计划彻底终止。
运-10飞机想必很多人都并不陌生,它是中国首次自行研制、自行制造的大型喷气式客机。但后因种种原因下马,终结了运-10的计划。从运载能力和航程上来看,它的总体数据超过了今天的C-919商用客机,它的最大载客量可以达到179座。运-10的研制对我国的航空工业发展来说是巨大的难题,当时一穷二白摸石头过河,当然也遇到了无数的问题。运-10之所以不得不下马,原因和当时的中国航空工业水平也有着巨大的关系,另外也和当时西方国家商用客机对中国敞开大门有关。
运-10飞机第一眼看上去,很多人认为是波音-707客机,为什么会很像,有人说是当时运-10的研制逆向测绘仿制而来。1971年12月19日,巴基斯坦的一架波音707飞机在新疆着陆时损坏,当时科研人员花费3个多月对其解析了解。但运-10飞机的研制者和波音公司都否定了逆向仿制这一说法。运-10的研制,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除了发动机,其它的部件均实现了国产,所有配套部件就实现了自产。后来相关的涡扇-8发动机也进入了研制过程中,而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过因运-10下马,涡扇-8发动机的研制也停止,与之配套的设备研制也停止。
运-10为何会下马?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点,设计落后,它的设计实际上有参考波音-707,但这种飞机在当时已经被淘汰,而运-10的总体水平还要偏弱与波音-707。早期的试飞机型其核心部件基本成套进口,例如;惯性导航仪,JT3D涡扇,雷达和许多电路总成、自动驾驶系统等等。相较于已经运营几十年的西方国家来说,我们一穷二白,虽然与之配套的设备都已经立项研制,但和世界先进水平有着巨大的差距,自己搞的飞机经济性不如别人,而且成本还要比买高。
同时,1980年代初期,中国尝试与国外合作进行大型喷气式客机的研发,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就是主要对象之一。但后种种因素的影响,选择放弃合作引进技术改进运-10。选择使用配件组装麦道DC-9超80(即MD-82)这一形式来进行合作,与麦道公司合作总装MD-80/90系列客机,从而放弃了运-10,从此中国第一次尝试研制大型客机以下马而告终。但运-10的研制也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技术。但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有人说“如果运10不下马,可能今天的中国航空工业已经很发达了”,为此你是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