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山岛战役:解放军登陆艇上举竹竿炸飞碉堡
按照中国古代兵法来讲,打仗要靠"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的因素显然是第一位的。
一、从指挥员的配备看岛屿攻防作战的"人和"。
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将军《金门战役检讨》一书,其中一节题目为《打仗,打将》,一场战斗的胜负很大程度取决于指挥员指挥艺术。一江山岛作战中,解放军指挥员大家较熟悉。但是对方军队指挥员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值得研究一下。
在一江山岛战役中,国民党军队方面直接相关的将领主要有三个人:胡宗南、刘廉一、王生明,王生明是一江山守军的最高指挥官,少将军衔,在台 湾名声很大。据王生明儿子回忆说,一直到蒋家在台湾失势之后,蒋家的后人见到他们时,依然会说:"只要有我们的一碗饭,就有你们的一碗饭。"
据台湾方面的资料,王生明善于指挥作战,主要负责岛上防守。解放军在渡海、集结等整个作战过程中没有一人伤亡,但是在突击登陆和岛上作战 时,伤亡非常严重。整个作战统计下来,解放军的伤亡居然比守岛的国民党军还要多,非常罕见。这充分反映了王生明的指挥才能,但是很可惜,历史给他留的机会 很小--仅是一江山岛上防御部队的指挥官,而且在登岛作战之前两个多月刚接任的一江山岛防御司令这个职务。据当时送王生明上岛的国民党海军永定舰舰长钟汉 波回忆,把王生明送到岛上之后,王生明77天后"以身殉国"。所以,实际上,留给王生明发挥能力、展现才华的时间很有限。
王生明的直接上级是大陈防卫部司令刘廉一。据说刘廉一能当这个司令,关键在于有留美背景,和美国人关系比较好,至于作战指挥方面,没有更多 出色的表现。从台湾相关资料中,可以看出其大概的作战指挥才能。在为王生明送行的晚宴上,刘廉一拍着王生明的肩膀说:"老兄,只要你在一江山能够守到天 亮,我就和你一起死。"意思是你只要能守到天亮,我会派援兵增援上去。从这话里可以感受到刘廉一对解放军的判断显然存在偏差,他还拿金门战役时的解放军来 判断一江山战役中的解放军,那时解放军基本靠木帆船渡海,打仗没有很强的火力支援,登岛作战主要是在夜间进行,而一旦守军守到天亮,可以盼着后方援军到 来,就有希望转败为胜。刘廉一还是用当初这种判断来估量他的对手,必然导致后面的败局出现。从这里看刘廉一作为整个大陈防卫部的指挥官,难以合格称职。